當前位置:首頁 » 男生發型 » 各個朝代男士發型
擴展閱讀
流行發型圖片 2020-08-19 19:50:42
梨形臉直發 2020-08-27 22:25:16
鹿晗棕色發型圖片 2020-08-28 03:41:15

各個朝代男士發型

發布時間: 2021-01-14 05:20:42

1、中國歷朝歷代的發型是什麼樣的

1 中國古代服飾發型演變
1.商代的發式 辮發局部(河南安陽股墟婦好墓出土的玉人)。商代男子發式,以梳辮發為主。從形象資料來看,這個時期的男子辮發樣式較多,有總發至頂,編成一個辮子,垂至腦後的;有左右兩側梳辮,辮梢捲曲,下垂至肩的;有將發編成辮子盤繞於頂的等等。本圖為總發至頂,編成一個辮子,垂至腦後的。

2.東周男子服飾 矩領窄袖長衣展示圖。周代服飾大致沿襲商代的服制,只是略有變化。衣服的樣式比商代略寬松。衣袖有大小兩式,領子通用矩領,如圖所示的樣式。這個時期的服裝還沒有扭扣,一般在腰間系帶,有的在帶上還掛有玉制的飾物。當時的腰帶主要有兩種:一種以絲織物製成,叫「大帶」或叫「紳帶」。另一種腰帶以皮革製成,叫「革帶「。本圖所系的為紳帶。

3.春秋戰國貴族冠帽與服飾 戰國白玉人像,頭戴冠,兩側有組纓下垂系於頜下,腦後辮發上挽,包入冠內;身穿窄袖長袍,腰系帶,足穿鞋。春秋除胡服之外,還有一種服式,叫「深衣」。深衣不同於上衣下裳,是一種上下連在一起的服裝,這種服裝在社會上影響很大,不論貴賤男女、文武職別,都可以穿著深衣。本圖為戴冠、穿寬袖服裝的官員(戰國玉人,傳世實物,原件現藏故宮博物院)

4.漢代長冠 戴長冠、穿袍服的官員(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著衣木俑)。長冠,漢高祖劉邦先前戴之,用竹皮編制,故稱劉氏冠,後定為公乘以上官員的祭服,又稱齋冠,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衣木俑所戴即為此冠。秦漢時期的男子服裝,以袍為貴。袍服一直被當作禮服。它們基本樣式,以大袖為多,袖口有明顯的收斂,領、袖都飾有花邊。袍服的領子以袒領為主,大多裁成雞心式,穿時露出內衣。這種袍服是漢代官吏的普通裝束,不論文武職別都可穿著。本圖為戴長冠,配黑色絳緣領袖的袍服及絳色褲襪。

5. 漢代皇帝冕服圖、冕冠圖、赤舄圖(參考文字記載及山東濟南漢墓出土陶俑、沂南漢墓出土畫像石復原繪制)。本圖根據文獻記載及圖案資料復原繪制,服裝上的紋樣大多採用同時期的磚畫、漆畫、帛畫及畫像磚等。冕冠,是古代帝王臣僚參加祭祀典禮時所戴禮冠。用作皇帝、公侯等所穿的祭服。冕冠的頂部,有一塊前圓後方的長方形冕板,冕板前後垂有「冕旒」。
冕旒依數量及質料的不同,是區分貴賤尊卑的重要標志。漢代規定,皇帝冕冠為十二旒(即十二排),為玉制。冕冠的顏色,以黑為主。冕冠兩側,各有一孔,用以穿插玉笄,以與發髻拴結。並在笄的兩側繫上絲帶,在頜下系結。在絲帶上的兩耳處,還各垂一顆珠玉,名叫「允耳」。不塞入耳內,只是系掛在耳旁,以提醒戴冠者切忌聽信讒言。後世的「允耳不聞」一語,即由此而來。按規定,凡戴冕冠者,都要穿冕服。冕服以玄上衣、硃色下裳,上下繪有章紋。此外還有蔽膝、佩綬、赤舄等。組成一套完整的服飾。這種服制始於周代,歷經漢、唐、宋、元諸代,一直延續到清代,綿延兩千多年。

6.漢代婦女服飾實物 湖南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的實物中,服裝的款式是典型的西域民族樣式,但質料和紋樣有漢族特點,還織著富有吉祥如意的漢字,是東漢時期各民族人民相互交融的產物。馬王堆漢墓發掘出的實物資料異常豐富,尤其是服裝,經歷二千多年,質地仍然堅固,色澤依然鮮艷,反映出古代勞動人民的精湛技術和高超水平。本圖為「信期綉」茶黃羅綺綿袍(湖南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實物),身長132公分,兩袖通長228公分。

7.漢代婦女的曲裾深衣 漢代曲裾深衣不僅男子可穿,同時也是女服中最為常見的一種服式,形象資料中有很多反映。這種服裝通身緊窄,長可曳地,下擺一般呈喇叭狀,行不露足。衣袖有寬窄兩式,袖口大多鑲邊。衣領部分很有特色,通常用交領,領口很低,以便露出裡衣。如穿幾件衣服,每層領子必露於外,最多的達三層以上,時稱「三重衣」。 本圖為穿三重深衣的婦女(陝西西安紅慶村出土加彩陶俑)。

8.漢代婦女的曲裾深衣 漢代曲裾深衣不僅男子可穿,同時也是女服中最為常見的一種服式為曲裾深衣,形象資料中有很多反映。這種服裝通身緊窄,長可曳地,下擺一般呈喇叭狀,行不露足。衣袖有寬窄兩式,袖口大多鑲邊。衣領部分很有特色,通常用交領,領口很低,以便露出裡衣。另外,漢代寬袖緊身的繞襟深衣。衣服幾經轉折,繞至臀部,然後用綢帶系束,衣上還繪有精美華麗的紋樣。本圖為漢代寬袖繞襟深衣圖(參考湖南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帛畫復原繪制)。

9.隋代女服 隋代時期婦女的日常服飾,大多以上身著襦還、襖、衫,下身束裙子。短襦長裙是最為基本形式。它的一個特點是裙腰系得較高,一般都在腰部以上,有的甚至系在腋下,給人一種俏麗修長的感覺。本圖為隋朝時期的短襦、長裙及翻領窄袖女服穿戴展示圖。

10.唐代大袖衫 盛唐以後,胡服的影響逐漸減弱,女服的樣式日趨寬大。到了中晚唐時期,這種特點更加明顯,一般婦女服裝,袖寬往往四尺以上。本圖為中晚唐寬袖對襟衫、長裙、披帛穿戴展示圖。這是中晚唐之際的貴族禮服,一般多在重要場合穿著,如朝參、禮見及出嫁等。穿著這種禮服,發上還簪有金翠花鈿,所以又稱「鈿釵禮衣」。此圖為大袖對襟紗羅衫、長裙、披帛穿戴展示圖。

11.宋代貴婦禮服——宋代大袖衫、長裙、披帛是晚唐五代遺留下來的服式,在北宋年間依然流行,多為貴族婦女所穿,是一種禮服。普通婦女不能穿著。穿著這種服裝,必須配以華麗精緻的首飾,其中包括發飾、面飾、耳飾、頸飾和胸飾等。本圖為戴冠、穿大袖衫、長裙、披帛的貴婦。(敦煌莫高窟壁畫)

12.明代服飾 明代婦女下裳多穿裙,穿褲的少見。其中用綢緞裁剪成大小規則的條子,每條都綉以花鳥圖案,另在兩畔鑲以金線,碎逗成裙,即為「鳳尾裙」。更有用整緞折以細褶的,為「百摺裙」。上圖為 鳳尾裙(傳世實物);下圖為布制女鞋(出土實物)。

13.明代比甲 比甲展示圖。明代婦女的服裝,主要有衫、襖、霞帔、背子、比甲及裙子等。衣服的基本樣式,大多仿自唐宋,一般都為右衽,恢復了漢族的習俗。比甲的名稱,見於宋元以後,但這種服飾的基本樣式,卻早已存在。比甲為對襟、無袖,左右兩側開衩。隋唐時期的半臂,就是與比甲有著一定淵源關系。明代比甲大多為年輕婦女所穿,而且多流行在士庶妻女及奴婢之間。到了清代,這種服裝更加流行,並不斷有所變革,後來的馬甲就是在此基礎上經過加工改制而成的。

2、中國各個朝代人們的發型和頭發是怎麼剪的?

1、先秦

這一時期經歷了中國歷史上奴隸制的形成、發展,直至逐步走向衰退、瓦解的全部過程。人類發式在這一時期,已經從原始時期的披頭散發,逐步演變到梳辮、挽髻的階段。發式的妝飾品也隨即出現。目前我們所能見到的眾多出土文物中所顯示的資料,足以說明這一切。

2、秦、漢

據迄今為止的文物史料所表明,秦漢時期大多流行平髻,日常生活中,髻上不梳裹加飾,以頂發向左右平分式較為普遍。高髻只是見諸於少數貴族女子的一種發式。秦有望仙九鬟髻、凌雲髻、垂雲髻等。漢有墜馬髻、盤桓髻、分髾髻、百合髻等。與此同時,這一時期的發式妝飾也已日趨流行。

3、魏晉、南北朝

這是中國歷史上前後達369年之久的動盪時期,連年戰亂,經濟、文化及人民生活都遭到很大的破壞。由於連年的天災人禍,老百姓貧病交加。大批的北方人背井離鄉向南方遷徙。

到魏晉南北朝時,以往隨軍慰勞軍中將士的軍妓,逐步流向民間。這些人對自己的儀容專事修飾,發式妝飾極盡奢侈,傳統的審美觀念受到挑戰。由質朴而趨於豪華,由自然而趨於雕琢,對當時的社會風氣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4、隋、唐、五代

此一時期自公元581年至公元960年,共計379年。這一時期的發式和妝飾,尤其是唐代不乏承前啟後的精美發式,極為豐富多彩。據現有資料記載:隋有迎唐八鬟髻、翻荷髻,唐有倭墜髻、望仙髻等,發式之變化不勝枚舉。待到唐晚期時,社會動盪,統治解體,出現了五代十國,中國重又陷入分裂,國力呈下降趨勢。綜上所述,此一時期隋的統治時間短暫,五代又逐步沒落,因此最具代表性的唯舉唐代。

5、宋

宋代婦女發式多承晚唐五代遺風,亦以高髻為尚。在福州南宋黃升墓中曾出土了高髻的實物,此種高髻大多摻有從他人頭上剪下來的頭發,加添進自己的髻發中。甚至直接用他人剪下的頭發編結成各種不同式樣的假髻,需要時直接戴在頭上。其使用方法類似於今日的頭套。由於假髻使用范圍的日益廣泛和普及,因此在一些大都市,已經設有專門生產和銷售假髻的鋪子。除此之外,宋代發式仍可謂豐富多彩,無奇不有,亦頗具特性。

宋代女子朝天髻發式

6、遼、金、元

這一時期從公元907年至1368年。這三個朝代的民風民俗都有一個共同點,即承襲了前代的習俗,又各具民族特色。

遼的男子發式別具一格,按其契丹族習俗,多梳髡發。婦女發式則較前代相接近,一般都梳高髻、雙髻、螺髻等,但有少數披發者,額頭處以巾帶結扎,謂之帕巾。另有一種佛妝,是用金色或黃色粉沫塗在臉面上,又稱為黃妝。

7、明

公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在應天稱帝,立國號明。明從蒙古族統治的元朝奪取政權後,注重對不符合漢族習俗的禮儀進行了整治,多採用和恢復了唐宋時期的制度和習俗。從所收集的資料看,明代婦女的發式,雖不及唐宋時期豐富多樣,但也具有其本時代的一些特色。

明代丫鬟發式

8、清

清朝由居於中國東北的滿洲人建立。在入關之前,滿族統治者在關外已然推行"剃發"政策。對被征服的漢人一律強令改變發式,投降的明朝將士也必須剃發,作為臣服的標志。

清一代男子的發式並不像我們在影視劇中看到的那樣一成不變,而是經歷了數次演變。漢人已經沒有自己外形和保留漢人原有形象的權利。滿族的發型,亦因此而改變,逐漸形成了,清朝特有的發飾和文化。

順治以前為金錢鼠尾,順治初年進入中期,開始流行豬尾,清末演變為半光頭,稱之為牛尾,就是我們在清宮劇中看到的發式。

3、古代男子發型

中國古代男子的發型是四方髻,不同朝代有所不同(滿清除外)。

戰國、秦、西漢是前面類似中分,頭上的發髻略向左偏。

再就是不同的時期可能有些人上面的發髻有的高一些,有的低一些,有的包塊麻布,有的系條布帶,還有時什麼也沒有,或者散成馬尾辯狀(一般是囚徒或者市井乞丐,絕非大俠、公子帥哥的發型)。

大多數正常男子,都應該是束起來的,無論貴族、官吏,還是良民。

什麼人披散著後面呢?

道 士,也不是何時何地的道士都這樣的發型,南方天師道的道士們做法的時候,有時披頭散發。

江湖上的流浪漢,或者部分被稱為游俠的傢伙,好有乞丐,懶得或沒人給他們收拾,於是披頭散發,落得瀟灑。

還有就是未成年的少年,可能前面的頭發束起來了,後面的還沒長太長,不容易束到一起,於是暫時披散。


真正的古代男子的發型也不可能像我所想像的那麼標准規范,就是四周的頭發都一絲不苟的盤在中央,包括 後面的,要知道有兩個原因:身體發膚受之父母,長出的頭發不能經常剃掉,而且廣大勞動人民是沒有閑工夫使勁規矩頭發的,差不多盤起來就是了,後面的頭發也 像歷史書插圖那樣(多是貴族、官吏造型)沒有雜毛露出不太現實,但是絕不可能所有人裝酷披散著頭發,而且現在的影視劇中是從頭頂一直披到底,


頭飾:古代男子頭飾為束發冠笄。冠的形制有高冠、弁、梁冠、籠冠、小冠、襆頭、幘、帢、帽等。其細別的各種冠帽之名,如委貌冠、通天冠、遠游冠、進賢冠、大帽、圓帽、鵝帽、唐巾、席帽等,可達數十種。也戴各式頭巾如四方頭巾、萬字巾、雲巾、軟巾、幅巾、葛巾、華陽巾等。還有的地區農民戴笠帽。


以下是幾張古代成人男子的標准發型,大底都這樣,主要看你能不能在頭飾上玩出花兒來。




關於女子的發型:


第二張圖,類似下圖


第三第四張圖類似下圖的演化


第五第六章類似下面這幾個發型的演化,垂髫顯得年輕,是小孩扎的


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4、中國各個朝代人們的發型,頭發怎麼剪得?

在滿清入關之前,漢人一律都是束發。是長的,但是到了年紀就必須束起來,束發讀詩書嘛。

留多長這個要取決於個人頭發長的速度,「身體發膚,受之父母」其實只是相對而言的,頭發長太長古人還是會打理的。

一般孩子年幼時會行一次剃發禮,長大後就根據個人需要了,一般會保持在適當長度方便束發。外面通常會帶綸巾,網巾或者帽子,非常儒雅漂亮。

滿清入關後,大肆屠殺漢人,剃發易服,大多數剃光,只在腦袋後面留兩小挫,叫作金錢鼠尾。後來慢慢就變成半陰陽頭,到滿清後期才變成現在電視里常見的泡麵頭的。

5、各個朝代對頭型的要求?

發式是婦女頭部的重要裝飾,能增加其儀容的俊美。古代婦女發式造型的變化,極為富麗而多姿,歷代相承,不斷變化,從簡至繁,,又從繁復簡,往返交替,有關記載甚多,僅就《髻鬟品》記載就不下百餘種。這些發名皆是由發型與首飾寓意而命名,綽號雖多,按其編法與發式可概括為幾種基本類型,簡述於下:
1.結鬟式
這類發型,皆是結鬟而成,有的聳立頭頂,有的傾向兩側,有的平展,有的垂掛,婦女自身頭發有限,往往加上『假發」,首飾,巍峨華麗。據記載:相傳漢武帝時,瑤池王母來會,諸仙女之發髻皆異人間,高環巍峨,帝令官妃仿效,因此號為「高鬟望仙髻」①,再飾有各種珠寶,金簪風釵或步搖,就更華麗高貴。這種高環發型有一至九鬟,是最尊貴的發式,多用來表示神話中之仙女,皇後貴妃與貴女流的發型(從八十七神仙圖卷與永樂宮壁畫的玉女等發式亦可見證)。未出室的少女也可採用,但裝飾不宜過分華麗,這種發式秦漢兩代及秦以前各代頗為盛行,漢以後各代多崇為仙女發型,名流仕女也有採用。
其形式有高鬟,有乎鬟,有垂鬟,有在頭頂,有在兩側,鬟數也可隨意結扎而定,變化很多,可靈活運用。
2.擰旋式
這是漢代末期始創的一種發式,據記載為甄後所刨,後相互崇向而流行。這種發式的編法是將頭發分成幾股,象擰麻花似地把發蟠曲扭轉而纏盤在頭上。據記載甄後入魏宮時,宮中有一綠蛇,甄後每日梳妝時,此蛇則盤纏成形,甄後仿效而梳成為髻,每天皆因蛇形變化而梳髻不同,因而號為「靈蛇髻」①。
這種發型靈活生動又饒有風韻,為神女與未出室的名貴女流所好用。這種發式變化的形式很多,可擰可盤,旋扭於頭頂、頭側,頭前,變化生動舒美,在古代仕女畫中尤為多見。造型時可靈活運用。
3.盤疊式
這種發式在唐代的繪畫、雕塑與墓壁畫皆可見到,唐武則天的孫女永泰公主李惠仙的墓壁畫中,有很多盤疊的螺髻。據記載;唐長安的婦女好梳盤桓髻(即螺髻).回,其形高聳而不走落,號為螺髻。在長安風靡一時,這種「螺髻」主要以盤疊形式作成,其法是將頭發用絲線分股攏結系起,然後採用編、盤、疊等手法,把發髻盤疊成螺狀,放置在頭頂或兩側或前額與腦後,也可隨意盤疊各種形式。
這種發型秀麗而富有裝飾性,在王漁洋之詩贊有「青螺如髻秀堪餐」,按盤疊之方法,可作出各式各樣的螺謦。在造型中可靈活運用。
4.反綰式
這類發式據段成式之《髻鬟品》中記有魏武帝宮中的宮妃梳反綰臀的記載,隋唐這種發式也甚為流行①,在《妝台記》中記有「唐武德中梳半翻髻,反綰髻,分髫臀」。反綰是將頭發攏高翻綰而成,也屬於高髻的發式,其製法是將頭發往後攏結,用絲線結扎,再分若乾股,翻綰出各種式樣。有的梳編成驚鳥雙翼欲展的樣子,稱為「警鵠髻」,也有梳編成單刀或雙刀的樣子,稱為「翻刀髻」,也有將多股的頭發翻綰成花式,稱為「百花」。其形式與手法甚多,皆靠攏結翻綰或反綰而成。
這種發型多為宮妃、名貴女流所好用,未出室的少女常在反綰的髻下留一發尾,使之垂在肩後,稱為「燕尾,亦稱「分髫髻」。歷代的稱呼雖不相同,但其基本發式是相似的,在造型時,可靈活變化與參考。
5.結椎式
這類發式在古代婦女的發型中,最為普遍,採用最廣,歷代都有採用,延續最長,從商周、秦漢、隋唐、宋、元、明、清等歷代皆沿用。只是發型的高、平,低,及結椎在前、中、左右、後等變化不同而已。這種發式的梳編法,是將頭發攏結在頭頂或頭側,或前額與腦後,在扎束後挽結成椎,用簪或釵貫住,可盤捲成一椎、二椎至三椎,使之聳豎於頭頂或兩側。據記載:梁翼之妻孫壽將結椎置於頭側,並使其下墮,稱為「墮馬髻」,亦稱『梁氏新妝』,曾風行一時,趙合德入宮時將發卷高為椎,稱為「新興髻」。梁鴻之妻孟光好梳「椎臀」。①這些發式皆是結椎式的變化,掌握其梳編法,就可變化或創制各式各樣的椎髻,在造型時可靈活運 用。各式椎髻多為已婚少婦所用。
6.對稱式
這類發式從秦漢一直沿用下來,歷代皆有採用,其典型的發式是「雙丫髻」與「卯發」,「雙丫髻」主要是宮廷侍女、侍婢丫環的發式,據傳秦始皇令宮廷侍女梳雙丫髻,穿背子與衫,歷代沿繼襲用,一直至清代仍是不變。這種發式是將頭發從頂中分兩大股,往兩側乎梳,並系結於兩側,再挽結成兩大髻,使其對稱放置在兩側。也可對稱結鬟,使之垂下,為民間少女所好用。
「丱發」
這是一種童發,男女皆可通用,因其形似「丱」,故稱丱發」,其形制是將發分成兩大股,對稱系結成二椎,放置在左右兩側的頭頂上,並在髻中引出一小綹尾發使其自然垂下,最長可至肩,為歷代童發的主要發型。
蟬鬢、博鬢,這兩種不是發型,但是各種發型必需配備的兩種鬢式。
蟬鬢,據記載是魏文帝曹丕的宮人莫瓊樹所制①,它是兩鬢的裝飾,將兩鬢梳得很薄而透明,形如蟬翼,故稱「蟬鬢』,古詩中形容婦女經常有「雲鬟霧鬢」之句,薄而透明的蟬鬢與厚而高實的發式結合與對比,使婦女的發型富於變化而別致。
博鬢,歷代僻L儀典0,《輿服志》皆規定宮中的後妃要博鬢,品貴夫人也須博鬢,博鬢即以鬢掩耳,或往後攏掩半耳,是一種禮儀的鬢式。
婦女最常見的發型,按其梳編規律分為以上六大類,在造型時,可依據各類的梳編法,採用髻、鬟,盤,綰、疊,擰,結等等手法,梳編出更多的發式,並根據朝代、身分、年齡,個性崇好等結合而運用,就能創制較好的婦女發式。
唐代婦女發式多姿多態。唐段成式在《髻鬟品》中寫道:「高祖宮中有半翻髻、反綰髻、樂游髻。明皇帝宮中,雙環望仙髻、回鶻髻、貴妃作愁來髻。貞元中有歸順髻,又有鬧掃妝髻。長安城中有盤桓髻、驚鵠髻,又拋家髻及倭墮髻」。另外在《妝台記》,以及《新唐書》、《中華古今注》等書中,也有對唐代婦女發髻式樣的記述。文物考古工作者曾分別在唐代墓葬出土的陶俑,以及石槨線雕、壁畫中見到一些如古籍中描述的發髻式樣,但都沒有我發現的西安東郊唐長安平康坊、西郊醴泉坊三彩窯出土陶俑發式實物這么集中和多樣。現將我發現和收藏的唐長安三彩窯陶仕女俑及其發式分別予以介紹,以便從唐代婦女多姿的發式這一側面窺探唐代社會的興旺和開放程度。
公元1368年,名太祖朱元璋在應天稱帝,立國號明。明朝建國後,採取了一系列講求實效的措施,以利恢復生產。由於生產力獲得了提高,市場進一步擴大,新型工業不斷涌現,一些工業城於是隨之形成,統一後的多民族國家進一步鞏固。明從蒙古族統治的元朝奪取政權後,注重對不符合漢族習俗的禮儀進行了整治,多採用和恢復了唐宋時期的制度和習俗。從所收集的資料看,明代婦女的發式,雖不及唐宋時期豐富多樣,但也具有其本時代的一些特色。
明初基本承襲了宋元的發式,待嘉靖以後婦女的發式起了明顯的變化,「桃心髻」是當時較時興的發式,婦女的發髻梳理成扁圓形,再在髻頂飾以花朵。以後又演變為金銀絲挽結,且將發髻梳高。髻頂亦裝飾珠玉寶翠等。「桃花髻」的變形發式,花樣繁多,諸如「桃尖頂髻」、「鵝膽心髻」及仿漢代的「墮馬髻」等。
雙螺髻:明代雙螺髻,其狀類似於春秋戰國時期的螺髻。時稱「把子」,是江南女子偏愛的一種簡便大方的發式,尤其是丫環梳理此髻者較多,其髻式豐富、多變,且流行於民間女子。
假髻:又稱鬏髻,為明代宮中侍女、婦人所仲愛。當時有「宮女多高髻,民間喜低髻」之說。此類假髻形式大多仿古,製法為先用鐵絲編圈,再盤織上頭發即成為一種待用的妝飾物。明末清初特別時興,在一些首飾店鋪,還有現成的假髻出售。
頭箍:又名「額帕」。明代無論老婦、小女都非常盛行。一說頭箍是從原「包頭」演變而來,最初以粽絲編結而成為網住頭發而已,初時尚寬而後行窄,其實用性為束發用,並兼之裝飾性,取窄小一條扎在額眉之上。此裝飾物自明代始有。
牡丹頭:高髻的一種,蘇州流行此式,後逐漸傳到北方。尤侗詩:「聞說江南高一尺,六宮爭學牡丹頭。」人說其重者幾至不能舉首,形容其發式高大,實際約七寸,鬢蓬鬆而髻光潤,髻後施雙綹發尾。此種發式,一般均充假發加以襯墊。
明代宮女髻發式、戴蓮花冠、簪花
清朝發型解析
清代的祖先,為原先居住在中國東北部的滿族。明末農民起義此起彼伏,滿族貴族乘虛而入,於1644年在北京建立清王朝,自此至1911年清滅,這 237年間,清王朝經歷了三個階段。前期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並獲得了鞏固,中期社會經濟進一步發展,資本主義開始萌芽,末期步入封建社會制度的衰落和瓦解。
清統治者在關內建立政權以後,強令漢族遵循滿族習俗,剃發留辮是其中之一。清初婦女發式及妝飾還各自保留本民族的特點,以後逐步發生了明顯的變化。發髻上的裝飾物,不用金銀,而多用珠翠,這是崇禎年間的特點。中期崇尚高髻,如模仿滿族宮女的發式,是將頭發均分成兩把,謂「叉子頭」,在腦後垂下的一綹發尾,修剪成兩個尖角,稱「燕尾」。此後又流行平頭,謂之「平三套」或「蘇州撅」。此髻老少皆宜,一改高髻風俗。頭發裝飾亦有特色,「冠子」即是一例,老年婦女多好之。還有「一字頭」豪華奢侈,高如牌樓,皇室偏愛的大拉翅即是其中最著名的一支。
高髻:清代高髻都以假發摻和襯墊梳理而成,如康熙、乾隆年間流行的牡丹頭、荷花頭、缽盂頭即屬此類。其樣式豪華,高高聳立達七寸余,猶如盛開的牡丹、荷花。腦後梳理成扁平的三層盤狀,並以簪或釵相固定,髻後作燕尾狀,缽盂頭則形如覆盂,因此類髻發梳理繁雜,故待到清末剪發風盛行時,就逐漸趨於淘汰了。
大拉翅:又名「旗髻」,是清代滿族女子最具特色的、集發式造型與妝飾於一體的著名發式。其梳理方式特別繁復,是受漢族婦女「如意頭」影響而演變而成的,為清宮廷貴婦所鍾愛。
冠子、纂:清代老年婦女多在髻上加罩一硬紙和黑色綢緞製成的飾物,綉以吉祥紋樣、壽字等,用簪扦於髻上。中年婦女則多戴用鬃麻編成、再裱以綢緞的 「纂」,然後飾以鮮花等,更顯其秀美與華麗之色。纂的形狀象一隻鞋幫,僅有二壁,以後又演變為不直接用纂,謂之「真纂」,實際就是在頭上盤一元髻而已。
至於影響大都是推動了時代的發展

6、求各個朝代的男式發型圖

?

7、中國古代每個朝代的發型,誰能給我介紹一下,每個朝代的發型有什麼不同。

這是一個龐大的話題,在專業美發學校,這些內容要講幾個課時,在百度知道這個平台恐怕將不明白的。

8、中國古代各朝代發型、服飾到底都是怎樣的呢?

服飾、發型是人類文明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它們都會隨著時間的變化、朝代的更迭發生變化,獨具特色。下面由小編來介紹我國古代隋唐以前各朝的發型、服飾變遷吧!

1.夏商時期,服飾分為上衣下裳制,上衣為交領,有一條類似斧頭的裝飾物垂在裳前正中,長度過膝,古代稱其為“韍”。夏商時不像遠古時期披頭散發,有的向後梳垂,有的向頭頂梳起、編成小辮下垂,有的齊肩並向上捲曲,款式較為多樣,並沒有什麼特殊要求。商代還特別喜歡佩戴玉飾,不論男女都會在腰間佩戴各種玉佩。

2.西周時期,出現了一種名為“深衣”的服飾,這種服飾是上下衣連在一起的,製作起來更方便簡單,穿著也更舒適,一般由麻布紡制。奴隸和罪犯一般穿著七升到九升(一升代表布幅中由八十根經紗,升數越高代表布越精細、舒服)的粗麻衣,普通平民一般穿戴十到十四升較細的麻布,奴隸主穿用的是十五升以上的緦布,三十升是緦布中最精細的,只有天子和貴族才能穿用,成為麻冕。而在冬季,一般都穿“袍”,相當於今天的棉衣,為交領,右衽,直裾,兩袖平直,寬袖口,短袖筒,領口、袖口和下擺邊緣都用帶圖案的棉、絹裝飾。

3.秦朝時期,統一了國土,建立了第一個中央集權的國家。秦朝服飾將五行思想滲透於其中,男子服飾是上衣下裳的大禮服,規定祭服和天子服為黑,三品以上官員著綠袍,一般庶人為白袍;女子服飾統一著桃花妝,梳神仙髻。

4.漢朝時期紡織業極其發達,其袍服代替了深衣成為最流行的服飾。但其樣式由深服演變而來,衣身比較寬松,衣袖肥大,稱為“袂”,袖口收緊,稱為“祛”,不論男女、貴賤都可穿用。一般都會在衣領、衣袖等部位綉有花邊,整體顏色較素,常見花紋為菱紋和方格;女子多穿曲裾單衣,即前襟加長,從領部曲斜至底邊圍繞身體曲轉而下。女子發型多為垂髻和高髻,多用華麗美觀的頭飾為裝配。

5.魏晉時期流行大袖寬衫,有單夾兩種,一般為對襟,形式簡單、顏色多為素雅白色。魏晉南北朝女子發型樣式很多,比如靈蛇髻、飛天髻、雲鬢等等,都比較喜歡用框架頭飾。南朝時流行額黃和花黃的裝飾,即在額頭點染黃色或用黃紙剪成花朵樣式貼於額部。南朝時期還盛行木屐,據說是謝靈運所創,男主木屐為方頭,女子為圓頭。

9、中國古代各朝代發型,服飾都是怎樣的

朝代不同其講究有所差異。
我國是個多民族大融合的國家,而 各個民族都有著代表其民族特色的民族服飾,但 對於中華主體的漢族,其民族服飾,我相信為今知之者甚少矣!!! 一 前言 中華民族歷史悠久,文化博大精深。作為中華民族主體的漢族,更是締造了五千年的輝煌,優美動聽的語言文字,浩如煙海的典籍文獻,決勝千里的兵法謀略,天人合一的自然哲學,仁政天下的民本思想······片言難盡其詳。 黃帝垂衣裳而天下治,開我衣冠之國;周公 明制式而後世循,始我禮儀之邦。漢服作為漢族人民的民族服裝,從黃帝起,歷夏,商,周(春秋戰國),秦,漢,三國兩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蒙元,明,並影響了日本,朝鮮等國. 作為日本禮服的和服就是在中國唐代,從吳越地區引入的漢服發展而來。至今日本仍稱和服為吳服。 寬衣大袖,灑脫飄逸的漢服是漢民族優秀文化的代表之一,寄託了華夏民族的歷史文化情感,是華夏民族精神不滅的象徵。 清初的「剔發易服」,「十從十不從」,讓漢服僅存於僧侶優伶間,中斷達三百六十年之久。 二 特徵 漢服的以交領右衽為主,兼有圓領,直領。從形制上看,主要有「衣裳」制(上衣下裳,裳在古代指下裙)、「深衣」制(上衣下裳連體)、「襦裙」制(襦,即短衣)、袴褶制(上短衣,下長褲)等。衣裳,深衣為禮服;襦裙為女裝。袴褶為常服。 漢服無扣,系帶,寬衣大袖,線條柔美流暢。 三 漢服分類圖示 1 衣裳 衣裳,上衣下裳,衣一般是交領大袖的,裳的結構類似裙子,衣裳制是華夏民族最早的服裝形式.為了表示尊重傳統,衣裳制被作為最高級別的禮服形式。 2 深衣 上衣下裳相連,有曲裾和直裾之分。曲裾深衣後片衣襟接長,加長後的衣襟形成三角,穿時繞至背後,再用腰帶系扎,即"續衽鉤邊"。深衣被儒家賦予了很多理念與意義,成為文人的基本裝. 3 袍服 袍服一直被當作禮服。以大袖為多,袖口有明顯的收斂,領、袖都飾有花邊。袍服的領子以袒領為主,大多裁成雞心式,穿時露出內衣。袍服下擺,常打一排密襇,有的還裁製成月牙彎曲狀。裡面一般還襯有白色的內衣。 4 襦裙 上短衣,下裙,裙以帶系扎。有短襦,半臂,大袖衫。 漢服,即中國漢族的傳統民族服飾,又稱為漢裝、華服,主要是指約公元前21世紀至公元17世紀中葉(明末清初)近4000年中,以華夏(漢後又稱漢民族)民族文化為基礎,通過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獨特華夏民族文化風貌性格,區別於其它民族的傳統服裝的裝飾體系;或者說:「漢民族傳統服飾(漢服)」是從夏商周時期到明朝,華夏(漢)民族所著的、具有濃郁華夏(漢)民族風格的一系列華夏(漢)民族服飾的總體集合。 漢服的特點和樣式(在上面已有略注) 漢服的主要特點是交領、右衽,不用扣子,而用繩帶系結,給人灑脫飄逸的印象。這些特點都明顯有別於其他民族的服飾。漢服有禮服和常服之分。從形制上看,主要有「上衣下裳」制(裳在古代指下裙)、「深衣」制(把上衣下裳縫連起來)、「襦裙」制(襦,即短衣)等類型。其中,上衣下裳的冕服為帝王百官最隆重正式的禮服;袍服(深衣)為百官及士人常服,襦裙則為婦女喜愛的穿著。普通勞動人民一般上身著短衣,下穿長褲。 配飾 頭飾是漢族服飾的重要部分之一。 古代漢族男女成年之後都把頭發綰成發髻盤在頭上,以笄固定。男子常常戴冠、巾、帽等,形制多樣。 女子發髻也可梳成各種式樣,並在發髻上佩帶珠花、步搖等各種飾物。鬢發兩側飾博鬢,也有戴帷帽、蓋頭的。 ------------------------------------- 漢服的歷史和發展---------------------------- 漢服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民族服飾之一。《史記》載,華夏衣裳為黃帝所制。「黃帝之前,未有衣裳屋宇。及黃帝造屋宇,制衣服,營殯葬,萬民故免存亡之難。」(《史記》卷一 五帝本紀 第一)約五千年前,中國在新石器時代的仰韶文化時期,就產生了原始的農業和紡織業,開始用織成的麻布來做衣服,後又發明了飼蠶和絲紡,人們的衣冠服飾日臻完備。黃帝時代冕冠出現,服飾制度逐漸形成。夏商以後,冠服制度初步建立,西周時,逐漸完備。周代後期,由於政治、經濟、思想文化都發生了急劇的變化,特別是百家學說對服飾的完善有著一定的影響,諸侯國間的衣冠服飾及風俗習慣上都開始有著明顯的不同。並創造深衣。冠服制被納入了「禮治」的范圍,成了禮儀的表現形式,從此中國的衣冠服制更加詳備。 漢族的這一服飾制度自周代至明代,盡管橫跨三千年的時空,盡管這三千年來漢人曾經受過無數次的艱辛困苦,但漢人服裝的基本特徵是沒有變的。一直到三百多年前的清初,這一服飾制度才崩潰。當時孔子的後裔衍聖公孔聞謤上書多爾袞說:「先聖為典禮之宗……定禮之大要莫於冠服……惟臣家衣冠,三千年來未曾變易……」 1644年明朝滅亡後,清在與南明的戰爭中,清朝統治者為了達到削弱漢人的民族認同感,以便於維護滿洲貴族統治的目的,而大力推行滿族發型和滿族服裝,並以殘酷的手段禁止人民穿戴漢族服飾,史稱「剃發易服」(「剃發」也作「剃發」)。這使得漢服逐漸消亡。今天人們看到的「APEC會議裝」和旗袍、長衫、馬褂都是以滿族為主體的民族服飾的改良和發展,而非漢族傳統的民族服飾。 辛亥革命推翻滿洲貴族的統治之後,人們的思想趨於西化,改穿西式服裝,沒有恢復漢服。但在21世紀初,隨著中國國力的發展,人們開始審視自己傳統文化中的優秀部分。一些人又重新倡導恢復傳統漢服並身著漢服進行推廣。對於這些人的行為,社會上有各種不同的看法 --------------------------------- 漢服對中國周邊其他民族服飾的影響--------------------------------- 日本和服 在日本的奈良時代,也即中國的盛唐時期,日本派出大量遣唐使到中國學習中國的文化藝術、律令制度,這其中也包括衣冠制度。當時他們還模仿唐制頒布了「衣服令」。至今日本仍把和服稱為「吳服」(和服這個詞是西方人對日本吳服的稱謂,日本人逐漸接受了這個詞,但是在日本賣和服的商店,一般稱為吳服,少有和服的稱謂),意為從中國的吳地(今江浙一帶)傳來的衣服。初期和服為唐服翻版,之後的盛裝十二單的外套華服也被稱為「唐衣」(李氏朝鮮禮服外套也稱為唐衣,雖然兩者已經有了更多的民族特色)。和服雖由漢服發展而來,但經過漫長的歷史時期,已經發展岀自己的民族特色。如男服的褲子,江戶時期之後女服腰帶逐漸增寬到比較大的尺度,腰帶鼓節移到後背並發展出種種樣式,也是區別和服與漢服的主要標志。和服衣料上的紋飾等往往也具有鮮明的日本民族特色。 朝鮮服裝韓服 唐代時,新羅與唐朝交往甚密,服飾特點幾乎與唐朝無異,李氏朝鮮中期之後韓服特別是女服朝高腰襦裙發展,同漢服區別逐漸增大,但官服,朝服,宮廷重要禮服仍一直保留較多漢服制度,並隨漢服變化而變化,如唐朝時官員的烏紗襆頭的後系帶為下垂帶樣式,新羅官員襆頭同為此樣式,而明代之後改為展角樣式,李朝也改為短展角;如李朝王後大禮服一直都為中國皇後翟衣樣式。而現代韓服和漢服的主要不同之處:漢服一般是交領右衽,也有對襟的(V字領),而朝鮮服裝的交領發展為小v領;女服裙子束的特別高,而且下擺十分寬大、蓬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