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發護發 » 發生發展態勢
擴展閱讀
流行發型圖片 2020-08-19 19:50:42
梨形臉直發 2020-08-27 22:25:16
鹿晗棕色發型圖片 2020-08-28 03:41:15

發生發展態勢

發布時間: 2020-12-01 10:30:54

1、我國江河湖海污染的發展態勢

近年來,我國江河湖海發生的富營養化已引起了各界的廣泛關注。全國重點保護的「三河(淮河、海河、遼河)三湖」(如滇池、巢湖、太湖)等大型水體,發生了有史以來最為嚴重的藍藻暴發,就連流速較大的漢江也發生了歷史罕見的水華。這種水華蔓延正在由南向北迅猛推進,至京津地區城近郊區的數百個湖泊水庫和數十條河流,水中到處漂浮著一層綠色的絮狀物,散發出一股股腥臭味,幾乎追上了「三湖」藻類暴發的水平。我國達富營養化的湖泊已超過80%,近岸海域達70%以上,其發生面積、強度以及藻毒素的含量,均在大幅度增長。水體富營養化日益嚴重。這種藻類泛濫,如同華北地區的蝗蟲災害一樣,同屬於單種類畸形發展。在發生過程中,繁殖速度迅猛異常,失去生態平衡,形成了一種自然災害——藻災。

赤潮是近岸海域發生富營養化的一種表現形式,在適當的水文氣象條件下,使某些海藻突發生性地劇烈繁殖,致使海水變成紅色或褐色。大量消耗溶解氧,海洋生物會因突然缺氧而出現大面積死亡,破壞生態平衡。近年來,我國近岸海域赤潮發生次數、影響面積和赤潮生物種類在不增斷多,發生時間有所提前。渤海、東海、南海等海域發生的史無前例的大規模赤潮,僅2001年就發現77次,累計面積達15 000多平方公里。

這些水華和藍藻來勢洶洶,頗有些勢不可擋,一時使得人們束手無策,被當地稱為「生態癌」。如不及時採取有效的防範和治理措施,一場使江河湖海水色變紅、變綠的水環境災害將向人們迎面撲來,它將會制約著我國岸邊經濟的發展。目前,我國的水環境保護問題正面臨著一場嚴峻挑戰。圖11.1.1為水華藍藻的現場情景。

圖11.1.1 水華和赤潮

藻類泛濫消耗水中的大量溶解氧,嚴重影響了水體景觀和水產養殖業的正常生產,破壞了水生生態系統的平衡和穩定,喪失了水體應有的使用功能。它所到之處,出現生物大量死亡的現象,給沿岸地區帶來巨大經濟損失。僅赤潮造成的經濟損失每年可達數十億元之多。研究認為,藻類的瘋長不僅會造成大量魚蝦貝類的死亡,而且長期接觸微囊藻素的人易患癌症,其中銅綠微囊藻可導致人體肝癌。在我國,一些湖泊附近人畜中毒現象時有發生。在巴西,大約有50名接受透析的患者「由於治療中使用了受微囊藻素污染的水」而死去。此外,藻類泛濫還直接影響到飲用水源地用作供水時的處理成本,它已構成對人類生存環境的威脅。

剖析藻類爆發的原因,主要與水中營養鹽濃度有關。人類排污使水中營養鹽濃度過高,水體發生富營養化,是藻類暴發的物質條件。有人認為,富營養化的水體中含有一定濃度的稀土元素可能是水華的誘發因素之一,農用稀土元素(LaPrNd)雖能促進作物生長,但對環境的影響較大。也有人認為,藻類爆發與地殼上地幔物質的上涌活動有關。

在藻類暴發時,水體所表現出的顏色各異。在江河湖泊水庫發生的水華,使湖水變成綠色或褐色;而在海灣發生的赤潮,則使海水變成棕色或紅色。水色取決於藻的種類,湖泊多為藍藻、綠藻類,江河多為綠藻、硅藻類,海灣多為硅藻類、甲藻類。在富營養化水體中,這些藻類在足夠的光照和適宜的水溫、風、流等條件下即可發生。一旦其中某一條件不具備時,藻類泛濫也隨之迅速退去。海水由於動盪較為劇烈,因而赤潮總是顯得來去匆匆。

2、概括近5年來我國經濟發展的基本特點,並指出2008年我國經濟發展態勢所發生的變化?

5年來我國經濟發展的基本特點 資料上很全面 細聊

3、為什麼說中國經濟穩重向好的發展態勢不可逆轉

從來就沒有人說過這個事態是不可逆的,因為現在的中國的領導者還是很理性的,不會有什麼突發事件的,所以目前的發展形勢不會短時間內發生變化的。

4、什麼樣的發展態勢下出現全域旅遊

消費成為經濟發展的主要驅動力,旅遊消費也成為重點,旅遊業作為「帶動性強、能耗低、附加值高」產業,也成為後發地區脫貧致富的重要手段。2015年8月,國家旅遊局《關於開展「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工作的通知》(旅發【2015】182號)提出了「全域旅遊」創建考核指標。
全域旅遊思路即在這種背景下應運而生,成為了國內諸多市、縣域旅遊發展的新思路,新方法。
早在2013年,儒余股份核心團隊結合旅遊規劃實踐,就提出了「全民旅遊」的發展思路,對全域旅遊進行了探索,2014年,儒余股份核心團隊編制了湖南省汝城縣全域旅遊發展規劃,更是對全域旅遊進行了深度剖析。
而全域旅遊到底是什麼?與旅遊總規有何差別?到底應該怎麼發展?
一、什麼叫全域旅遊?有什麼好處?
1、發展背景
門票經濟時代即將過去,未來的旅遊業發展更注重「綜合旅遊消費」帶動,旅遊發展逐漸從「人次、總消費量」的單一指標評價走向「人次、過夜率、停留時間、人均消費、重復旅遊次數」等多重指標評價,因此,以「獨立景區開發」為核心的旅遊業發展將逐漸「力不從心」,全域性的、聯動性的旅遊發展將成為重點。
2、概念內涵
與傳統旅遊業發展思路不同,全域旅遊的「全域」體現在三個方面,即空間上打破獨立景點的「全城」,參與上打破景區工作人員的「全域」,產業上打破旅遊單一發展的「全域」。
空間上的全城:即為「打破獨立景點」發展思路,將原有的獨立的大景區建設變更成為全域性的,多角度的旅遊開發,將城市、鄉村、街道的建設與發展與旅遊業發展結合起來,一方面滿足遊客的多元化需求,另一方面提升本地居民的居住體驗,第三能夠提升城市的整體形象,使得旅遊業發展與城市建設緊密結合起來。
參與上的全民:即為「促使全民參與」的發展思路,將來旅遊業的發展從「政府知道、投資商明白、從業者服從」拓展到「全民皆知旅遊發展特色,全民改變服務思路,全民都可做『導游』」,一方面杜絕「宰客」現象,第二方面通過全民發展真正將本地特色與本地文化做活、做生動,真正提升遊客的「體驗感與參與感」。
產業上的全域:即以「旅遊+」的思路去發展旅遊。一方面,將旅遊發展與產業發展結合起來,通過產業內核豐富「旅遊消費」的內容,提升旅遊的核心競爭力,挖掘旅遊的附加值,帶動本地區「多元產業」的發展;另一方面,通過旅遊業的「宣傳、推廣」作用,提升地區品牌、提升產業環境,輔助產業招商。
總體來說,全域旅遊的發展思路,是期望通過旅遊發展模式的轉變,促進區域經濟的轉型發展,構建多元化的發展動力,使得「居民舒心、遊客開心、商旅動心」。
3、核心意義
對於本地居民來說,不但產生了新的就業機會與崗位,也帶來了新的生活氣息,遊客不會成為「干擾生活」的侵入者、不會成為「待載的羔羊」,而成為服務的對象、歡迎的客人。
對於遊客來說,原來的「看景」轉變為「體驗一種本地生活,觀賞一片本地景觀、了解一類本地文化」,真正成為「體驗旅遊、度假旅遊」,真正實現「玩的開心、住的舒心、吃的高興、消費放心」,真正「融入地方、愛上地方」,實現「長停留、多頻次、高消費」。
對於投資商來說,旅遊項目的投資不再是「獨木孤舟」,全域范圍的旅遊形象提升與旅遊項目開發,使得單點項目具備更好的投資環境,帶來更多的「附帶遊客」,項目的投資建設也將成本更低、效益更好。
對於政府而言,社會氣象發生變化,經濟活力增強,城市形象不斷提升,區域發展可步入良性循環。
二、全域旅遊什麼地方適合做?有什麼特點?
全域旅遊,總體來說可以分為五類地方最適合:
其一:中心城市及知名旅遊區
【特徵】具備一定的旅遊基礎,已經具備1個或多個旅遊吸引力。當前旅遊人次已經達到一定規模(>1000萬人次),旅遊業已經形成一定格局,但城市旅遊發展增速放緩,旅遊發展遇到天花板。
【特點】需要豐富旅遊功能,改變傳統旅遊形象,提升品質、提高效益,部分城市需要解決「遊客與居民」之間的矛盾。
【難點】
① 部分「傳統老牌旅遊城市」旅遊服務較差,旅遊模式固化;
② 部分「經典旅遊城市」旅遊形象過於單一且知名,新吸引力較難塑造;
【要點】
① 需要與原旅遊特點具有一定的關聯度
② 需要打造「特別不同」的吸引力
③ 需要重點加強旅遊服務環境建設
其二:大城市輻射圈地區
【特徵】目前旅遊發展尚未起步或剛剛起步,附近有大型城市積聚大量人群,有巨大的潛在空間。
【特點】需要優化項目點,強化周末度假休閑功能,打造多類別、多層次的旅遊點,強化各節點之間的聯動性,打造獨具特色的旅遊文化與旅遊產品,提煉區域形象,強化細分客群定位與區域形象定位,加強全方位的區域旅遊營銷拓展,實現拳頭出擊。
【難點】
① 較難做出特色,需要與其他地區進行競爭並搶占客群;
② 以重復消費為主,較難拉升單次消費量;
【要點】
① 項目點設計上應具有連貫性,應考慮不同項目之間的差異性與聯動性
② 旅遊線路設計上應具有多元性,在主題功能線路、特色線路上有差異
③ 應重點考慮節慶及主題活動的設計,增加互動體驗性
④ 可考慮通過旅遊環境營造,爭取中心城市資源輸出,輔助培育特色產業
其三:新興的旅遊目的地
【特點】旅遊業已經起步,並成為區域的支柱產業或重點產業之一,在一定區域內享有知名度,但總量規模仍不大,處於發展階段(地市級單位年旅遊人次少於1000萬、縣級單位少於500萬)。本地居民主動參與旅遊發展,但尚未享受到旅遊發展的紅利。
【難點】區域旅遊發展步入「瓶頸期」,部分城市出現負面影響,如宰客、騙客等行為。區域需要引入新的重點項目,不斷強化旅遊發展實力,提升旅遊吸引力,需要在「加大招商引資」與「優化旅遊環境」兩方面進行突破。
【要點】
① 需要樹立綜合旅遊形象塑造,加強「全民」教育與宣傳
② 需要借力已有的旅遊項目,引導優化,鼓勵項目間組團發展
③ 注重差異化項目打造,加強對新建項目的鑒別能力
④ 注重區域內多頻次的節慶活動設計,培育文化產業,增強遊客粘性
其四:有資源的其他非旅遊區域
【特點】該類地區往往不是傳統知名景區,經濟相對較好,產業結構一般以製造業為主,但城市居民消費能力較高,城市內及城郊有一定的資源但不具備特色旅遊項目,如工業遺址、特色歷史文化事件、自然景觀等。
【難點】經濟較為發達,城市工業化印象較強,「自然生態」旅遊形象相對較弱,旅遊資源分布較為分散,全域性開發需要更強的統籌能力,既需要側重城市性格的塑造與城市文化的傳遞,有需要充分考慮借勢發展,可考慮功能性的娛樂項目引入。
【要點】
⑤ 需要綜合考慮城市資源與特色,強化城市綜合旅遊形象塑造
⑥ 需要結合城市的基礎設施與生態環境建設,強化「生態」營造
⑦ 側重功能為主導,引入功能性、特色性項目,通過龍頭項目帶動全域發展
其五:有資源的欠發達地區
【特點】該類地區往往遠離大城市或中心城市,且不屬於傳統知名景區的輻射范圍,往往是生態保護區或扶貧開發區,自然生態環境較好,歷史文化資源相對較多,但經濟相對落後。部分地區對外交通聯通度較差。
【難點】
① 基礎設施投資較大,需要政府奠定基礎
② 本地缺少旅遊產品支撐,缺少吸引力項目
③ 本地投資環境不足,旅遊招商難度較高
④ 本地居民素質較低,城市旅遊氛圍不足
⑤ 可考慮將旅遊成為城市經濟發展的抓手
【要點】
① 應充分考慮本地「綠水青山」變現的方法與策略;
② 應充分考慮本地「老、舊」特色資源項目如何變成吸引力;
③ 需要打造極具特色的龍頭項目,以產生核心吸引力
④ 需綜合考慮中長期度假旅遊與周邊城市周末休閑,需要豐富更多功能
⑤ 需考慮如何使得本地的居民最大程度的參與旅遊發展
⑥ 需要加強片區總體宣傳力度,建立居民旅遊培訓體系
若需要了解更多關於全域旅遊的戰略和推進措施,歡迎與【儒余股份】探討。

5、我國群體性事件的發展態勢呈現出什麼特點

(一)群體性事件的數量呈上升趨勢。
(二)群體性事件的規模越來越大並呈現出跨內地區聯動的趨勢。
(三容)參與群體性事件的主體成分呈現多元化趨勢。
(四)非直接利益訴求型的泄憤群體性事件增多。
(五)暴力型群體性事件增多。
(六)謠言在部分群體性事件中扮演重要角色。

群體性事件是指由某些社會矛盾引發,特定群體或不特定多數人聚合臨時形成的偶合群體,以人民內部矛盾的形式,通過沒有合法依據的規模性聚集、對社會造成負面影響的群體活動、發生多數人語言行為或肢體行為上的沖突等群體行為的方式,或表達訴求和主張,或直接爭取和維護自身利益,或發泄不滿、製造影響,因而對社會秩序和社會穩定造成重大負面影響的各種事件。

6、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基本態勢如何?

黨的十七大報告全面分析了當前我國發展的階段性特徵,同時強調,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這一社會主要矛盾沒有變。這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本立足點,也是理解十七大報告精神的一把鑰匙。


我國21世紀初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從實現第二步戰略目標轉到實施第三步戰略部署,首先是用20年時間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如果說,幾年前這種階段性變化表現還不是十分清晰,那麼,經過幾年來的發展,現在人們已經普遍地感受到,我國確實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經濟和社會發展所顯示出來的階段性特徵,可以概括為8個方面:

(一)從經濟發展看。在改革開放推動下,我國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不斷增強,基礎設施和城鄉面貌發生巨大變化。進入新的發展階段以來,經濟保持平穩快速增長,國家財政收入顯著增加,整個中國大地一派蓬勃發展景象。同時要看到,我國生產力總體水平還不高,自主創新能力還不強,結構性矛盾依然突出,粗放型增長付出了過大的資源和環境代價。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實現現代化,不僅經濟總量需要繼續增長,更艱巨的任務是提高科技水平和經濟增長質量。

(二)從經濟體制看。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已經形成,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初步建立,為經濟發展注入了強大活力。根據黨的十六大精神和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關於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各個領域的改革在繼續推進。同時要看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還不完善,影響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依然存在,改革攻堅面臨深層次矛盾和問題。如何按照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深化改革,為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提供體制保障,仍然是我們面臨的重大課題。

(三)從人民生活看。人民生活總體上已經達到小康水平,反貧困取得全世界最突出的進展。城鄉恩格爾系數的持續降低標志著消費結構的升級和生活質量的提高。城鄉居民收入進一步增加,衣、食、住、行、用水平繼續提高,城鄉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初步建立使貧困人口免除了飢寒之苦。同時要看到,目前所達到的還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發展很不平衡的小康,而且平均數往往掩蓋著不同社會階層收入和生活水平的巨大差異。農村除列入低保的2000多萬貧困人口外,還有幾千萬人處於低水平溫飽狀態,列入城市低保范圍的貧困人口也有2000多萬人。城鄉居民在教育、醫療衛生各方面還有不少困難。保證全體人民過上共同富裕的生活,不僅取決於經濟增長,也取決於統籌兼顧各方面利益的經濟和社會政策。

(四)從發展的協調性看。由於農村綜合改革逐步深化,農業稅、牧業稅、特產稅全部取消,支農惠農政策不斷加強,農村發展保持良好勢頭。由於相繼實施西部大開發、支持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和支持中部地區崛起的戰略,地區發展差距擴大的趨勢得到抑制。同時要看到,我國城鄉二元經濟結構的特徵仍很明顯,農業基礎薄弱、農村發展滯後的局面尚未改變,發展基礎、區位優勢和自然稟賦不同決定了地區差距將會長期存在,發展不平衡仍然是突出矛盾。

(五)從民主政治建設看。隨著整個改革進程積極穩妥地推進政治體制改革,社會主義民主政治不斷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基本形成,人民政治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斷提高,政治體制總體上是適應經濟社會發展要求的。同時要看到,我國政治體制還有不少亟待完善和發展的環節,這些不完善的方面是和擴大人民民主的要求、和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不相適應的,需要通過繼續深化政治體制改革加以解決。

(六)從文化建設看。在經濟快速發展的推動下,文化建設取得巨大成就,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更加豐富多彩。同時要看到,文化建設總體水平和我國經濟發展水平還不適應,和我國的國際地位還不適應,還不能滿足人民群眾的需要。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改革開放的深入,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趨旺盛,人們思想活動的獨立性、選擇性、多變性、差異性明顯增強。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弘揚中華文化,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這樣的歷史任務是貫穿於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現代化全過程的。

(七)從社會建設和管理看。在發展多種經濟成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對外開放的推動下,社會活力顯著增強。各級各類教育迅速發展,就業問題得到比較好的解決,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社會保障體系開始建立,社會事業取得顯著成就。同時要看到,社會發展仍然滯後於經濟發展,民生方面還有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在社會結構、社會組織形式、社會利益格局發生深刻變化的新形勢下,社會建設和社會管理面臨許多新課題。

(八)從對外開放看。我國已經從封閉半封閉型經濟轉變為開放型經濟,加入世貿組織標志著對外開放進入新的階段,蓬勃發展的中國經濟在世界上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同時要看到,我國還是發展中國家,發達國家在經濟上科技上占優勢的壓力將長期存在,同國際社會聯系日益緊密,風險也隨之增加。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形成參與國際合作與競爭的新優勢,對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上述情況說明,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確實進入了新的階段。經過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的不懈努力,我國從生產力到生產關系、從經濟基礎到上層建築都發生了意義深遠的重大變化,特別是在經濟發展方面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十多億人民的生活實現了從溫飽不足到總體小康的歷史性跨越,從21世紀開始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的發展階段。當前我國發展的諸多階段性特徵,都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階段的特徵。在新的形勢下推進發展和改革,必須深刻認識和准確把握這些階段性特徵。

上述情況也說明,從大的發展階段看,我國仍然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是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分「三步走」實現現代化這個大的發展戰略中一個重要的發展階段。從根本上說,當前我國發展的階段性特徵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在新世紀新階段的具體表現。深刻認識這一點,對於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推進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是從社會性質和社會發展階段上對中國國情所做的全局性、總體性判斷。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要從中國實際出發,首先是從這個最大的實際出發。

所謂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簡要地說,就是社會主義的不發達階段。我國是在生產力非常落後的條件下進入社會主義的,必然要經歷相當長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實現發達國家在資本主義條件下實現的工業化和現代化。從20世紀中葉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到21世紀中葉基本實現現代化,至少100年時間,都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是在經濟文化落後的中國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不可逾越的歷史階段。

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經濟持續快速增長,國家面貌發生了歷史性的變化,但還沒有從根本上擺脫不發達的狀態,仍然帶有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明顯特徵。主要表現在:

第一,工業化的歷史任務尚未完成,總體判斷,還處於工業化的中期階段。我國的工業化和現代化,在經濟上包括雙重的任務:既要推進常規的工業化,又要迎頭趕上世界新技術革命的潮流。現在,我國產業結構落後,增長方式粗放,用現代科學技術改造農業和整個農村經濟還是初步的,在工業生產、流通和其他社會經濟生活的諸多方面仍然有大量的落後設備在使用著。科學技術水平、國民教育水平和文化素質同發達國家相比還有比較大的差距。

第二,城鄉之間、區域之間發展很不平衡。雖然國家在促進協調發展方面採取了許多政策措施,但是差距擴大的趨勢尚未根本扭轉。從抑制差距擴大到逐步縮小差距,還需要堅持不懈的努力。發展不平衡的矛盾還會長期存在。

第三,城鄉二元經濟的狀況還沒有根本改變。20世紀90年代特別是進入新世紀以來,城鎮化進程加快,2006年城鎮化率達到43.9%。按照目前的發展態勢,2020年可望達到60%左右,屆時將會超過世界平均水平,但仍然明顯低於發達國家水平。目前世界城市化率已經超過50%,發達國家一般都在80%以上。據預測,2030年世界城市化率將超過60%。

第四,我國經濟總量雖然已經升至世界第四,但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只有2000美元,仍居世界後列,屬於下中等收入國家。總量大表明國家有比較大的經濟實力,人均少表明還是一個比較窮的國家。生產力的落後狀況,從根本上決定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社會福利的限度。

生產力的落後狀況,也從根本上決定了現階段我國社會主義制度還不完善。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偉大的創舉,但實現社會主義與市場經濟有機結合的實踐還是很初步的,還需要繼續在探索中前進。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不僅需要繼續消除計劃經濟體制的弊端,而且愈往前發展愈要注意解決市場經濟體制本身所固有的矛盾和問題。根據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國情深化政治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為黨和國家長治久安提供政治和法律制度保障,是長期而艱巨的歷史任務。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和政治制度建立之後,仍然需要通過深化改革和加強制度建設,逐步找到適應生產力發展要求的生產關系的具體形式,以及適應經濟基礎變化要求的上層建築的具體形式。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在總結歷史經驗的過程中,逐步形成了關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理論。黨的十三大系統闡述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問題,黨的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都重申和強調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問題,並且不斷地豐富和發展著關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理論。黨的十七大之所以重申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之所以在闡述重大問題時再三強調要立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這是因為,認清當前我國社會所處的歷史階段,是正確提出和貫徹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的關鍵,是推進改革和謀劃發展的根本依據。回顧歷史,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前我們在社會主義建設中出現嚴重失誤的根本原因之一,就在於提出的一些任務和政策,包括一些制度安排和發展目標,脫離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改革開放以來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糾正了那些超越階段的錯誤觀念和政策,對不適應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要求的制度和體制進行了帶有根本性的改革,對發展目標和步驟進行了戰略性的調整;同時堅決抵制了拋棄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錯誤主張,保證了改革的正確方向。在新的發展階段,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必須對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基本國情有統一認識和准確把握。

首先和最重要的,是堅持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全面理解和正確處理「一個中心」和「兩個基本點」的關系。既然我國社會主義之所以叫做初級階段,最根本的原因是生產力不發達,因而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是社會主要矛盾,那麼,就必須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把發展作為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這是我們黨、我們國家興旺發達和長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四項基本原則是立國之本,是我們黨、我們國家生存發展的政治基石,也是現代化建設最重要的政治保證。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是我們黨、我們國家發展進步的活力源泉,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所以,黨的十七大報告強調:「要堅持把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同四項基本原則、改革開放這兩個基本點統一於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任何時候都決不能動搖。」30年來的實踐反復證明了這種「統一」的極端重要性,如果不注重這種「統一」,只強調一個方面而忽視了另外的方面,就會犯這樣或者那樣的錯誤。

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還需要繼續奮斗十幾年,基本實現現代化還需要繼續奮斗幾十年,任重而道遠。至於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制度,則需要幾代人、十幾代人甚至幾十代人堅持不懈地努力奮斗。我們已經取得的成績是偉大的,但前頭的路更長。在發展和改革取得歷史性進展的條件下,在進入新世紀新階段以來經濟持續快速增長的今天,叫好之聲不絕於耳,但我們必須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看到前途的漫長和任務的艱巨,居安思危,克服盲目樂觀情緒,戒驕戒躁,扎扎實實做好各方面的工作。這也是黨的十七大再次強調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深刻用意。



人類社會是一種不斷發展的歷史過程。關於社會發展的階段性劃分,是馬克思主義認識社會的基本方法之一。恩格斯說得好:「我們的理論不是教條,而是對包含著一連串互相銜接的階段的發展過程的闡明。」關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理論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重大成果,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處於基礎性的位置。

社會主義制度的發展和完善是一個長期的歷史過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是一個相當長的歷史發展階段,在發展進程中必然還要經歷若干具體的發展階段,不同時期會顯現出不同的階段性特徵。這種動態的發展過程,是由量變積累引起部分的質變,在新的基礎上再由新的量變積累引起新的部分質變的過程,這也就是社會主義從不發達走向發達、從不成熟走向成熟的過程。不清醒認識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基本國情,就不可能從全局上和總體上把握中國實際,就會看不清大的方向;看不到發展的具體的階段性變化,就有可能使關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全局性和總體性判斷流於空泛,大的發展方略也難以貫徹落實。只有牢牢把握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大的發展階段,又認真分析不同時期具體的階段性特徵,才能正確判斷我國社會發展的主流和方向,並據以制定正確的發展戰略和政策。關於分「三步走」實現現代化的戰略部署,關於用20年時間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戰略決策,都是創造性地進行社會發展階段性劃分的典範。

黨的十六大以來,黨中央提出科學發展觀等重大戰略思想,並且採取了一系列相應的方針政策,這些都是根據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進入新的階段、適應我國發展的階段性變化所作出的正確決策。黨的十七大報告全面分析了當前我國發展的階段性特徵,進一步豐富了對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認識,豐富了對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認識,從而也就豐富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根據這種正確認識所制定的方略,必將引導中國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事業走向新的勝利

7、如何看待世界和平發展態勢政治?

和平是相對於戰爭而言的。它是指沒有戰爭的一種社會狀態,它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本條件。和平可劃分為不同的等級,有世界和平、地區和平、國家間和平以及國內和平等,因為和平的威脅來自戰爭,所以在國際關系中,和平問題是指維護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戰 戰爭使人類付出了慘重的代價。特別是人類進入20世紀以來,已經經歷了兩次災難深重的世界大戰,先後有幾十個國家捲入戰爭,幾千萬人死於戰爭,4億萬萬美元的社會財富毀於戰火;但二戰後,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出現了核武器這樣的大規模毀滅性武器,如果爆發新的世界大戰,無疑將給人類造成更加慘重的浩劫,使人類的文明面臨毀滅的危險。因此,世界戰爭與和平問題成為戰後各國共同關心的重大問題。同時,和平也是人類世世代代追求不息的理想和目標,而當代和平力量的增長超過了戰爭力量的增長,和平具有了現實的可能性,世界大戰有可能打不起來。可以說,戰後世界和平是主流。
世界維持總體和平局面的主要原因。(板書)
飽嘗戰亂之苦的世界各國人民渴望和平,反對戰爭。(板書)兩次世界大戰的災難和現代化殺傷武器的發展使世界人民強烈要求維護和平,堅決反對戰爭。同時,第三世界國家面臨著發展經濟,擺脫貧困的主要任務,這需要一個和平穩定的環境,他們成為反對戰爭,維護和平的中堅力量。例如(可用小黑板或投影展示),80年代首先從西歐開始掀起了反核運動;1988年11月舉行的43屆聯合國大會,通過了一項決議,宣布1990-2000年為根除殖民主義國際年。這反映了世界人民的要求和平的願望,鉗制了戰爭勢力,維護著世界和平。
核戰爭的毀滅性後果,使某些核大國不得不考慮自身的安全而不敢貿然發動戰爭。(板書)想念大家還記得第二次世界大戰發生一件大事:美國向日本的廣島、長崎投下了兩顆原子彈(請學生講述這一事件,教師也可以展示有關的相片等資料顯示其巨大的破壞性),促使日本軍國主義者投降和給這兩個地區造成了嚴重「後遺症」。可見,由於核武器具有毀滅性的威力,核大國如果發生核戰爭,只會導致雙方同歸於盡,而不可能有勝利者。科學研究表明,一場核戰爭會給地球帶來「核冬天」,其後果造成包括人類在內的所有生物的滅絕。核戰爭的不堪設想的後果,使核大國不得不考慮自身的安全和利益而不敢輕易發動世界戰爭。
國際上各種力量互相制約,有利於維護世界和平與穩定。(板書)戰後,帝國主義被削弱,法西斯主義徹底被打垮,一批社會主義國家誕

8、中國自然資源利用的發展態勢

水是人類及一切生物賴以生存的必不可少的物質基礎,同時也是工農業生產、社會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改善不可替代的極為寶貴的自然資源。從數量上看,地球上的水量是非常豐富的。地球71%的面積被水覆蓋,水的總量估計為1.39×1010億m3,其中海洋水體約佔97.41%,冰帽和冰河水體約佔1.984%,地下水約佔0.592%,湖泊水體約佔0.007%,土壤水體約佔0.005%,大氣中水蒸氣約佔0.001%,河流水體約佔0.0001%,生物體中水約佔0.0001%。但這些水體中淡水總量僅為0.036×1010億m3。除冰川和冰帽外,可利用的淡水總量不到全球總儲水量的1%。這部分淡水與人類的關系最為密切,具有極其重要的社會、經濟和環境價值。雖然淡水在較長時間內可以保持平衡,但在一定時間、空間范圍內,它的數量卻是有限的,並不像有些人想像的那樣可以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從未來的發展趨勢看,由於社會對水的需求不斷增加,而自然界所能提供的可利用的水資源又有一定限度,突出的供需矛盾使水資源己成為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制約因素。種種跡象表明,水的問題即將或已經成為嚴重的社會問題。

20世紀60年代後期和70年代初期,非洲撒哈拉地區發生大乾旱,造成了非洲大飢荒;1976~1977年美國大旱及1988年北美大旱,影響波及美國60%的地區,使人們對水資源的問題有了深切的認識。目前,印度、中國耗用水量分別達到最大可利用量和安全極限量的70%;阿拉伯地區22個地處沙漠的國家,水資源利用率已超過85%;埃及和以色列基本上已使用了可以利用的全部水資源量。據聯合國預測,水將成為本世紀最有爭議的城市問題之一。全世界將有10多億人得不到清潔的飲用水,17億人缺乏起碼的公共用水衛生設施。水量短缺嚴重,供需矛盾尖銳將是全球水資源的主要表現之一。1992年初,有156個國家代表參加的「世界水資源與環境大會」提出了警告:「水資源短缺已成為當今人類面臨的最嚴峻挑戰之一。至本世紀末及21世紀初,此種情況更令人憂慮。」2000年3月17日,國際水問題聯合會在荷蘭召開了「世界水問題論壇」會議,就水的安全性問題進一步向人們提出警告,各國政府提出了明確的行動綱領。

一方面水資源日益短缺,而另一方面水資源浪費現象又特別嚴重。統計結果表明,從1900年到1975年,世界人口大約翻了一番,年用水量則由約4×1011m3增加到3×1012m3,增長了約6.5倍,其中農業用水約增加了5倍;城市生活用水約增長12倍;工業用水約增加了20倍。特別是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由於城市人口的增長,耗水量大的新興工業的建立,全世界用水量增長約1倍。農業灌溉一直採用粗放式的漫灌方式,嚴重浪費水資源。隨著社會、經濟、技術和城市化的發展,排放到環境中的污染物量日益增多,造成水體污染日益嚴重。水資源污染造成的「水質型缺水」加劇了水資源短缺的矛盾,加劇了居民生活用水的緊張和不安全性。

1.1 我國水資源概況
我國水資源並不豐富,水資源總量約為28124億m3,其中河川年平均總徑流量約為27115億m3,排在世界第6位,繼巴西69500億m3、前蘇聯65400億m3、美國30560億m3、加拿大29114億m3和印尼28113億m3之後。我國人均佔有河川年徑流量約2327m3,僅相當於世界人均佔有量的1/4,美國人均佔有量的1/6,前蘇聯人均佔有量的1/8。世界人均佔有年徑流量最高的國家是加拿大,人均佔有年徑流量高達1493萬m3,是我國人均佔有年徑流量的近64倍。

1.1.1 空間分布特徵
1.1.1.1 降水、河流分布的不均性

我國水資源空間分布的特徵主要表現為:降水和河川徑流的地區分布不均,水土資源組合很不平衡。北方水資源貧乏,南方水資源較豐富,南北相差懸殊。長江及其以南地區的流域面積佔全國總面積的36.5%,卻擁有佔全國80.9%的水資源總量;西北內陸地區及額爾齊斯河流域面積佔全國的33.5%,擁有的水資源量僅佔全國的4.6%。按面積平均,北方的水資源量均低於全國平均水平。據水利部水資源調查評價估算,我國各省、自治區和直轄市的水資源量,最多的是西藏、四川、雲南和廣西等省區,年擁有的水資源量均在1800億m3以上;寧夏、天津、上海、北京、山西、河北和甘肅等省市區,年擁有的水資源量均在280億m3以下,寧夏最低,年水資源量僅10億m3。

1.1.1.2 地下水資源分布的不均勻性

作為水資源重要組成部分的地下水資源量的分布受地形及其主要補給來源——降水量的制約。我國是一個地域遼闊、地形復雜、多山分布的國家,山丘區約佔全國面積的69%,平原和盆地約佔31%。地形特點是西高東低,定向山脈縱橫交織,構成了我國地形的基本骨架。北方分布的大型平原和盆地成為地下水儲存的良好場所。東西向排列的昆侖山—秦嶺山脈,成為我國南北方的分界線,對地下水資源量的區域分布產生了深刻影響。正是地形上、降水上的分布差異性,使我國不僅在地表水資源上表現為南多北少的局面,而且地下水資源仍具有南方豐富、北方貧乏的空間分布特徵。佔全國總面積60%的北方地區,地下水天然資源量約260km3/a,約佔全國地下水天然資源量的30%,不足南方的1/2。而北方地下水開采資源約140km3/a,佔全國地下水開采量的49%。特別是佔全國約1/3面積的西北地區,水資源量僅有220kmm3/a,只佔全國的8%,地下水天然資源量和開采資源量分別為110km3/a和30km3/a,均佔全國地下水天然資源量和開采資源量的13%。而東南及中南地區,面積僅佔全國的13%,但水資源量佔全國的38%,地下水天然資源量和開采資源量分別為260km3/a和26km3/a,均約佔全國地下水天然資源量和開采資源量的30%。南、北地區在地下水資源量上的差異十分明顯。

1.1.2 時間分布特徵
國水資源受降水影響,其時間分布具有年內、年際變化大,枯水年和豐水年連續發生的特點。許多河流發生過3~8a的連豐、連枯期,如黃河在1922~1932年連續11年枯水,1943~1951年連續9年豐水。我國最大年降水量與最小年降水量之間相差懸殊。南方地區最大年降水量一般是最小年降水量的2~4倍,北方地區則達3~6倍。長江以南地區由南往北雨季為3~6月至4~7月,降水量佔全年的50%~60%。長江以北地區雨季為6~9月,降水量佔全年的70%~80%。水資源年際變化大,年內分配不均,不僅是我國經常發生季節性缺水,而且是許多河流發生災難性水環境問題的原因。水資源的上述特點,導致我國國土的大部分地區都出現水資源短缺和水環境問題,並成為制約21世紀中國社會經濟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認識我國水資源特點,有效地加以調控和保護,以促進水資源與人口、社會、經濟和環境的協調發展,是解決21世紀我國水問題的關鍵。

1.1.3 水資源與人口和耕地分布不匹配的特徵
我國水資源空間上分布的不平衡性與全國的人口和耕地分布上的差異性,構成了水資源與人口和耕地不匹配的基本特徵。

1.1.3.1 水資源與人口組合特徵

北方地區人口佔全國總人口的2/5強,但水資源佔有量不足全國水資源總量的1/5;南方地區人口佔全國的3/5,而水資源量為全國的4/5。北方地區人均水資源擁有量為1127m3,僅為南方地區人均的1/3。在全國人均水量不足1000m3的10個省區中,北方地區佔了8個,而且主要集中在華北區;在全國人均水量超過2000m3的13個省區中,南方地區佔了10個,而北方地區只有3個;人均水量在1000~2000m3的6個省區中,南、北兩方各有3個。在南、北兩地區中,北方地區的華北區人口稠密,其人口佔全國的26%,但水資源量僅佔全國的6%,人均水量僅為556m3,只有西北區的1/5和東北區的1/3強,不足全國人均的1/4,因此該區目前已成為全國缺水最嚴重的地區之一;南方地區的西南區人口不足全國的20%,而水資源量卻佔全國的46%,全區人均水量高達5722m3,是華北區的10倍。

1.1.3.2 水資源與耕地組合特徵

北方地區耕地面積佔全國耕地面積的3/5,而水資源總量僅佔全國的1/5;相反,南方地區耕地面積佔全國的2/5,而水資源量卻佔全國的4/5。南方地區耕地水量28695m3/hm2,而北方地區只有9465m3/hm2,前者是後者的3倍。在全國耕地水量不足1500m3/hmm2的15個省區中,北方地區佔了13個;耕地水量超過30000m3/hm3的11個省區中,北方地區僅有1個;耕地水量為15000~30000m3/hm2的有3個省區,北方地區佔了1個。綜上所述,我國水資源與人口和耕地組合狀況很不理想。尤其是北方地區耕地資源和人口稠密,而水資源佔有量低,同時,稠密的人口和社會經濟發展帶來大量的污染物,造成有限的水資源質量下降。可見水資源是我國許多地區今後社會經濟持續發展的主要限制因素,應全面深入開展水資源優化配置和水資源保護規劃的研究工作,確保社會經濟對水資源的需求。

1.2 今後我國面臨的主要水資源問題
根據我國21世紀社會經濟發展總目標和水資源供求發展態勢,今後我國主要面臨著以下幾方面水資源問題。

1.2.1 水資源供求矛盾進一步加劇
由於人口持續增長和經濟高速發展,工農業和人民生活用水將持續增加,使目前存在的水資源供求矛盾更趨激化。其主要表現為:
a.供求總量更加不平衡,需水量增長速度超過可供水量的增長速度,供水狀況趨於惡化;
b.北方地區和沿海工業發達地區等地域性水資源供求矛盾日趨惡化,將嚴重製約社會經濟的發展;
c.巨大的人口壓力對發展耕地灌溉事業提出更加緊迫的要求,而工業城市將是增加用水量的主要部門。用水量驟增,將對農業灌溉用水構成嚴重的威脅,部門用水矛盾更加尖銳。據預測,到21世紀30年代,在需水量實現零增長之前,全國需水總量將可能達到7000億m3,比目前需水量要增加2000億m3左右,平均需增加可供水量近100億m3/a,這需要投入龐大的資金,要解決一系列復雜的社會環境問題,可見任務之艱巨。

1.2.2 用水浪費與用水效益問題
我國用水效益低下,用水浪費,大大加劇了全國性水的供需矛盾。據統計,目前農業灌溉缺水300億m3左右,工業、城市缺水約58億m3。600餘座設市城市中有300多座缺水,較嚴重缺水的有110多座,年損失產值1600億元,並不同程度地影響城市居民生活。可是,目前各用水部門較普遍存在浪費現象,水資源未能得到有效合理地利用,用水效益不高。農業用水效益低下,渠灌區水的利用率僅0.4~0.5,農民仍然習慣於大水漫灌,新的節水灌溉技術推廣進度緩慢。目前全世界灌溉面積中,滴、噴灌面積已佔總灌溉面積的1/10,我國至2000年底發展到16389萬hm3,約占總灌溉面積的29.8%。近年來,節水灌溉技術推廣力度較大,但所佔比例仍然較低。不少學者研究指出,我國現在的農業用水如果能積極採取有效節水措施,可望節約用水量近1000億m3,潛力十分巨大。

工業和城市生活用水仍然浪費嚴重。我國正處在工業化初期階段,大量工業生產設備陳舊,生產工藝落後。工業結構中新興技術產業比重低,加上管理水平低,因此絕大多數地區工業單位產品耗水率高於先進國家數倍甚至十餘倍。而水的重復利用率也低得多,全國只有青島、大連、北京、天津、西安等缺水城市水的重復利用率達到70%以上,大批城市在30%~50%之間,而日本、美國、前蘇聯等在80年代水的重復利用率均在75%以上。如果我國工業用水效率能達到上述國家的水平,工業用水緊張局面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

目前城市生活因各種條件限制,人均日用水量僅達到180L左右,縣、鎮人均日用水量更低,只有50~60L左右,但還是存在相當程度的浪費現象,尤其是公共用水部分,如賓館、學校和商業等部門。居民生活也同樣存在用水浪費問題。因此城市生活用水也有節約的潛力。隨著將來城市規模的進一步擴大,城市生活節水對緩解城市供水矛盾更具有重大意義。

1.2.3 水環境將進一步惡化
出現水資源緊張局面,除當地水資源短缺和供水工程供水能力不能滿足需水要求外,水資源受到嚴重污染而不能繼續作為供水水源也是重要原因。據2000年《中國水資源公報》,全國污水排放量達到620億t,80%的污水未經處理就直接排入江河湖海。全國90%以上的城市水環境惡化,城市所在地附近的河流或河段已多成為排污溝渠。城市地區的地表水水質已嚴重惡化,部分城市地區的淺層地下水水質也有惡化的趨勢。隨著鄉鎮企業的快速發展,使水質污染不斷向廣大農村蔓延。嚴重的水質污染問題,不僅使水資源無法利用,也使農產品受到污染,嚴重影響人民健康。在過去地區間存在水源分配的矛盾尚未得到很好解決的情況下,現在又增加了地區間排放污水的矛盾,增加了地區間的社會沖突和社會不安定因素。為了保證我國社會經濟持續發展,我們必須把水資源保護放在重要地位。

1.2.4 水資源管理面臨艱巨任務
與先進國家相比較,我國水資源管理水平落後,水利工程的「重建輕管」現象依然未得到扭轉。盡管國家頒布了水法,但因部門間、地區間利益沖突,各種保護主義盛行,又缺乏行之有效的法律實施細則,致使水管理工作進展緩慢。要強化水資源系統管理,克服部門保護主義和分散管理與多頭管理的弊端,對地表水、地下水和空中水、給水和排水、供水和需水由一個管理機構實行統一全面管理。通過管理提高用水效益,緩解我國水資源供求矛盾,以確保社會、經濟、環境的協調發展,奠定社會經濟持續發展的物質基礎。

1.3 水資源保護管理的目的和意義
世界上許多國家正面臨水資源危機。20世紀世界人口增加了2倍,而人類的用水增加了5倍,對人類和環境產生了十分巨大的影響。當前,全球1/5的人得不到安全的飲用水,30億人缺乏衛生設施,致使每年有300~400萬人死於由水引起的疾病。我國水資源危機更為嚴重,人均水資源不足,而且時空分布不均,全年降雨主要集中在7,8,9月,南方水多,北方水少,更加劇了水資源短缺。北方問題更為突出,有河皆干,有水皆污。如果目前的用水方式保持不變,未來生態系統的惡化和生物多樣性的破壞將威脅人類的生存,缺水更成為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重要制約因素。水資源危機不僅僅表現在數量方面,而且同樣表現在質量方面,水資源質量下降是導致水危機的重要原因。因此,開展水資源保護管理的研究,探討水資源質量管理理論方法和管理體系,解決我國水資源保護管理中的關鍵技術,是實現水資源永續利用,促進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前提。該項研究不僅具有重大的理論意義,而且具有十分廣泛的實際應用價值。

中國的水資源保護問題是隨著人口增長、經濟發展、社會進步逐步顯露並被人們逐步深化認識的。20世紀30年代毛澤東同志提出「水利是農業的命脈」,對水利的性質和作用進行了基本定位;新中國成立不久,全國大修水庫,當時主要任務是擴大灌溉面積,發展農業,解決糧食問題。以後,經濟進一步發展,城市化進程加快,洪澇損失代價增大,防洪問題愈加突出,1991年淮河太湖大水、1998年三江大水,舉國為之牽動,七大江河、大城市的防洪問題逐步被擺上更加重要的日程。2000年北方大旱,大面積農田受災,許多城市發生水荒;同時,南方地區水質嚴重污染,全國水環境質量不斷惡化,真正敲響了中國水資源短缺的警鍾。此前,自20世紀70年代以後頻繁出現的黃河斷流令世人關注,90年代以來淮河、海河、遼河、太湖、滇池、巢湖等江河湖庫多次發生水污染事故和藍藻暴發,但當時的認識大部分還只是停留在現象上,沒有深入到本質。近年來,一系列水資源問題促使人們從更深層次上開始思考水資源短缺和保護問題,思考水資源保護管理的體系。

我國水資源保護管理可以分為兩個階段,大致以流域水資源保護局成立(20世紀80年代)前後為分界線,在此以前水資源保護隱含於傳統的流域管理階段;此後的階段轉向以水資源保護局為管理核心的現代型的流域管理階段。

在前一階段,我國流域管理的目標主要集中於流域水土保持,流域綜合資源開發和宏觀經濟布局研究,流域水資源規劃、工程開發與管理等,沒有將水資源保護放到重要位置。新中國成立以後的相當一段時間,我國是一個以農業生產為主的國家,對流域水土保持、水庫大壩和堤防等防洪設施建設、鹽鹼地改良、農業灌溉、水利水電建設等方面的工作特別重視。從1951年開始,治淮工程、治理海河流域工程、黃淮海鹽鹼地改良等成為流域管理工作的中心;從1980年開始研究小尺度流域管理,在黃河中游的黃土高原地區,長江中上游的嘉陵江、金沙江的畢節地區等重點開展了小流域治理研究和實踐工作,進行了治理工程措施研究、小流域生態經濟模式研究、小流域治理規劃和治理效果的生態經濟評價研究等。在大尺度流域管理研究方面,對以七大江河流域為主的全國大中河流流域資源開發、產業布局、流域經濟合作等進行了大量研究,出版了大量的研究專著,為我國流域經濟布局和綜合規劃提供了理論依據和方法指導。流域水資源管理方面,在這一階段主要精力集中於水庫大壩和大型灌區等水資源開發工程、城市及重點防洪區設施建設,以工程帶管理為主,很少以管理指導工程。

流域水資源保護管理方面,由於20世紀50年代至80年代我國工業生產相對落後,污染物排放總量與水體環境容量相比,污染物排放總量較少,沒有引起水環境質量惡化,水污染問題和水資源保護矛盾並不突出,因此,各流域均未重視水資源保護管理,基本沒有專門的流域水資源保護管理機構。但在這一階段,對於水資源保護管理的理論和技術研究工作還是十分重視的,以河海大學張書農教授、清華大學余常昭教授、長江水利委員會方子雲教授級高級工程師等老一代專家為代表,對污染物在江河湖庫水體中遷移轉化規律進行了系列研究,取得了豐碩的研究成果,為第二階段水資源保護管理工作的開展奠定了理論基礎。

第二階段為流域水資源保護綜合管理階段。進入20世紀80年代後,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人口數量的不斷增加、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大量污染物質進入江河湖庫,造成水環境質量迅速下降,生態環境不斷惡化,水資源保護日益迫切。為此,我國七大流域相繼成立了水資源保護局,水資源保護真正成為我國流域管理的重要內容。

我國現階段流域水資源保護局隸屬於水利部和國家環保總局,行政管理直屬於水利部。流域水資源保護局與地方政府的關系有兩種類型:一種是黃河流域水資源保護局管理形式,該局直管黃河幹流的水資源保護問題,支流由水資源保護局統一規劃,地方政府直管。另一種是其它六大流域水資源保護局管理形式,這些局對流域水資源保護進行統一規劃,管理採用分級方式,絕大多數江河湖庫由地方政府直管,流域水資源保護局僅起審批和協調作用。近年來,隨著水環境矛盾的日益突出和水污染事故的頻繁發生,國務院對淮河、太湖、黃河、海河等流域編制的水污染防治規劃進行了專門審批,要求流域機構和各級地方政府按照規劃要求,切實加強水資源保護工作,實現水資源永續利用,促進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目前,正在進行的「全國水功能區劃」和「全國水資源保護規劃」工作,進一步強化了流域水資源保護局對水資源保護管理工作的作用。中國在1978-2003年間的GDP年均增長率為9.4%,世界上污染最嚴重的10個城市有7個在中國。中國目前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位居世界第二,僅次於美國。據世界銀行預測,至2015年,中國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將超過美國,名列世界第一。中國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國家,是《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UNFCCC)以及《京都議定書》(The Kyoto Protocol)的締約國。中國的環境法、能源法的發展走向已經引進並將繼續受到世界各國的關注。那麼,如何判斷中國環境法、能源法現在及將來的發展趨勢呢?筆者試就這一問題談幾點看法。

一、中國環境資源法、能源法已經開始從第一代向第二代過渡

何謂第一代環境法、第二代環境法,學者們尚未達成共識。筆者認為,第一代環境法主要是污染法、資源利用法,環境法的特徵主要是污染的事後防範、末端治理,是對經濟發展過程中產生的環境後果的消極防範,它是反應性的法律和政策體系。第二代環境法在引入「可持續發展」這個新理念的同時,還引入了全新的、先進的保護理念。它超越了傳統的「圍欄公園」(parks with fences)模式,取而代之的是「生態系統」(ecosystem)或者「無圍欄公園」(beyond parks)模式。第二代環境法還體現《地球憲章》所提出的「所有生命形式都有生存和存在的權利」,以及「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法律精神。
著名的環境法學者Nicholas A.Robinson在其《第二代環境法不斷發展所面臨的挑戰》一文中,一開始就強調環境法是可持續發展的前提。隨後分析了第一代環境法發展的五個階段,即從傳統侵權法的規則包括羅馬法中的公共信託發展到保護法;再到污染治理法;再到旨在整體保護和強化保護的框架立法或程序,例如環境影響評價規則;再到環境的憲法保護;最後發展到公民基本環境權的確認。
Robinson教授強調在各個層面上提高制定有效的環境法的能力是極為優先解決的問題,與此同時,他還提出了在制定第二代環境法時應當考慮的七個問題。第一,要有基本價值觀和倫理准則——「環境倫理是下一代環境法的法理基礎」;第二,法律要有關聯性,要超越國家、地區甚至國際法律之間的界限,並且在各級政府之間建立聯系;第三,環境法要以科學技術為基礎,為使法律與科學相結合,下一代環境法應當與科學一起講授,以實現「地球系統科學」以及「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第四,環境法不是一個單一部門的問題,而是一個網路系統,同一法律工具應當能夠被每個領域全面理解和使用;第五,除了目前所關注的功利的價值觀以外,還應當尊重不同國家的自然文化傳統和對生命的尊重並增進不同社會之間的理解;第六,環境法應當建立消除廢物、循環利用廢物的制度;最後,Robinson教授提出需要用新的方法來保護我們共同的環境,例如生態系統管理。
中國環境法從2000年以後開始從第一代邁向第二代,其典型標志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200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清潔生產促進法》(2002年)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可再生能源法》(2005年)等幾部重要法律的頒布。

二、中國環境資源法、能源法的發展趨勢

中國環境資源法、能源法現在及未來的發展態勢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在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繫上,從以狹隘的人類利益為中心轉向尋求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這是中國第二代環境資源法、能源法新的倫理學基礎;在環境法的立法目的上,從經濟增長優先轉向循環經濟和清潔生產;中國能源法也呈現出進一步限制不可更新能源資源的開發利用,激勵可更新能源資源的投資、生產。經營和消費的趨向。
(一)環境倫理的轉變:從狹隘的人類中心主義轉向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2000年以前的中國環境資源法、能源法是建立在狹隘的人類中心主義的倫理學基礎之上的,其立法理念、宗旨均體現出功用主義的自然觀,在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繫上,強調人對自然資源的開發利用。盡管法律也規定應對自然資源加以保護以及節約利用,但是,保護自然資源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利用自然資源,其立法重心和精髓在於注重自然資源對人的功用性、實用性,在人與自然的關繫上,人是主體和目的,具有權利和內在價值,自然是客體和工具,無生存或存在的權利和內在價值。在污染防治法方面,反映出被動治理、事後補救的特點。其後果是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出現對立、沖突、不和諧,人類本身的生存也面臨著嚴重威脅。狹隘的人類中心主義是當代生態危機的思想根源,其環境倫理觀顯明為將非人類生命形式排斥在倫理學的范圍之外,其法律觀顯明為將非人類生命形式視為物、客體、財產,拒絕承認其具有生存和存在的權利,而這種權利在本質上也是不可讓與的、天賦的。
新的和諧自然觀則是以追求人與自然相和諧為目標,這本身就包涵著對自然、非人類的生命存在形式的尊重,其法律觀應當顯現為對其他物種的內在價值、生存和繼續存在的權利的認可。在方法論上棄絕了主體、客體二分法的分析實證主義分類方法,相反,它採用了生態系統和整體主義的方法,並認為,人類在本質上是作為一個物種而存在的。在生態倫理觀上顯明為將其他生命形式納入環境倫理學的領域。在法律觀上的具體體現為,自然資源法上對野生生物的保護從重開發利用轉變為對生態系統、物種及其生存環境的保護,從強調野生生物對人類的功用性轉變為注重物種、其他生命形式的生存、繼續生存權利的尊重。這理應成為我國野生生物保護法發展的一個新動向,不過,1989年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並未反應出這一發展趨勢,希望該法修改時能夠順應這一潮流。

9、進入21世紀,什麼是當今和今後一個時期國際局勢發展的基本態勢

一、(原句)十七大報告指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國際形勢發展的基本態勢:
1、總體和平、局部戰爭
2、總體緩和、局部緊張
3、總體穩定、局部動盪
解析:當前,國際局勢正在發生復雜、深刻的變化。總體和平、局部戰爭,總體緩和、局部緊張,總體穩定、局部動盪,將是今後一個時期國際局勢的基本態勢,也是對和平與發展的具體描述。
和平與發展仍是當今時代的主題。維護和平,促進發展,事關各國人民的利益,是各國人民的共同願望,也是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
二、當前國際形勢的態勢:
1、「一個主題」:和平與發展仍然是時代的主題;
2、「兩大公害」:霸權主義和恐怖主義;
3、「三種態勢」:總體緩和而局部緊張、總體穩定而局部動盪、總體和平而局部沖突;
4、「四股潮流」: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發展模式多樣化和國際關系民主化。
5、具體呈現出下五大特點:
國際力量對比出現新的不平衡;科技發展已成為國際競爭的決定性力量;局部地區動盪局勢短期內難以扭轉;局部地區動盪局勢短期內難以扭轉;國際金融危機的深層次影響繼續顯現。

10、我國安全和發展面臨的四個態勢

第一個發展態勢是,國際體系進入加速演變和深度調整時期。
國際金融危機發生五年來,對世界經濟格局以及政治、安全形勢產生了深刻影響。美國、歐盟等陷入重重危機、捉襟見肘,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大國群體性崛起對西方在國際格局中的地位產生重大沖擊,西亞北非局勢動盪引發蘇東劇變以來最大范圍的地緣政治變局,非國家行為體大量涌現並日益成為國際舞台上的重要力量。
這個大變局,可以說是前所未有的。在這個大變局下,各種國際力量加快分化組合,大國關系進入全方位角力新階段,圍繞權力和利益再分配的斗爭十分激烈,霸權主義、強權政治和新干涉主義有所上升,局部動盪頻繁發生,世界依然面臨著現實和潛在的戰爭威脅。
隨著我國國家利益快速向海外擴展和延伸,我國安全和發展向外部世界更加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國際和地區局勢動盪、恐怖主義、海盜活動、重大自然災害等都可能對我國安全構成威脅,國際市場、海外能源資源和戰略通道安全以及海外機構、人員和資產安全等海外利益安全問題凸顯。
世界急劇變化增大了我國安全的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我國安全和發展的國際環境更加復雜。

第二個發展態勢是,我國周邊特別是海上方向安全面臨的現實威脅呈上升趨勢。
一段時間以來,我國周邊很不平靜。亞太地區正成為國際戰略競爭和博弈的一個焦點。
某些大國為強化對亞太地區的戰略控制,高調宣示重返亞太地區,推行亞太"再平衡"戰略,插手介入地區熱點問題,加大力度對我國進行戰略遏制和圍堵。這對亞太地緣戰略格局和我國周邊安全環境產生了深刻影響,增大了我國鞏固周邊戰略依託的難度。

朝鮮半島和東北亞地區局勢充滿變數。中亞地區恐怖主義、分裂主義、極端主義活動猖獗,給我國西北邊境地區安全穩定帶來不利影響。特別值得關注的是,我國海上安全環境更趨復雜,對我國安全戰略全局的影響更加突出。一些亞洲國家紛紛制定和實施具有擴張性的海洋戰略,不斷在釣魚島、南海等島嶼歸屬和海域劃界問題上挑起事端。
我們果斷採取一系列反制措施,既堅決捍衛我國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又有力維護外交大局總體穩定。這些國家還會不停採取挑釁行動,攫奪我國國家利益.圍繞海上爭端的斗爭將是長期的。在國家主權和領主完整遇到重大挑戰時,我們沒有退路,必須針鋒相對,寸土必爭。
 
第三個發展態勢是,世界新軍事革命加速發展。
發韌於上世紀七十年代的世界新軍事革命仍在加速推進,軍事電子信息技術快速發展,太空和網路攻防技術成為軍事競爭新的制高點,納米技術、臨近空間技術、高超聲速技術不斷取得突破,新概念武器向實戰化方向發展,武器裝備遠程精確化、智能化、隱身化、無人化趨勢更加明顯,戰爭形態正加速向信息化戰爭演變。
世界主要國家都在加緊推進軍事轉型,美軍在總結反思近幾場局部戰爭經驗刻訓基礎上推動"二次轉型",俄羅斯圍繞建設"職業化、常備化、精幹化"軍隊深入推進"新面貌"軍-改革,英國、法國、德國、印度、日本等國也不斷採取新的重大軍事舉措。
軍事技術和戰爭形態的革命性變化,對國際政治軍事格局產生了重大影響。這場世界新軍事革命給我軍提供了難得的歷史機遇,同時也提出了嚴峻挑戰。
機遇稍縱即逝,抓住了就能乘勢而上,抓不住就可能錯過整整一個時代。我們必須加快推進中國特色軍事變革,縮小同世界強國在軍事實力上的差距,努力掌握軍事競爭戰略主動權。

第四個發展態勢是,維護國家政治安全和社會穩定的任務更加艱巨。
我們在社會制度、意識形態等方面都與西方國家完全不同,這就決定了我們同西方國家的斗爭和較量是不可調和的,因而必然是長期的、復雜的、有時甚至是十分尖銳的。西方國家不論從國際戰略格局上,還是從意識形態上,都決不希望看到我們這樣一個社會主義大國順利實現和平發展。
我們越是發展壯大,他們就會越焦慮,就越要加大對我國實施西化、分化戰略的力度,他們的目的就是要搞垮我們黨的領導、顛覆我國社會主義制度。
當然,我們要同西方國家發展國家關系,加強經濟技術交流合作,以利於為我國發展爭取最好的條件。
同時,對他們骨子裡的政治圖謀,我們必須高度警覺,保持戰略清醒和戰略定力,決不能天真,決不抱任何幻想。反分裂斗爭形勢依然嚴峻復雜。當前兩岸關系繼續向緩和方向發展,但影響台海局勢隱定的根源並未消除,"台獨"分裂勢力人還在、心不死,分裂祖國的危險始終存在,必須嚴陣以待。
達賴集團加緊在國際國內進行分裂活動,近期更是策劃藏區一系列白焚事件,企圖製造聲勢向我們施壓。"東突"民族分裂勢力暴力化傾向進一步加劇,變本加厲在新疆策劃和製造暴力恐怖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