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發護發 » 影響大學生發展的因素
擴展閱讀
流行發型圖片 2020-08-19 19:50:42
梨形臉直發 2020-08-27 22:25:16
鹿晗棕色發型圖片 2020-08-28 03:41:15

影響大學生發展的因素

發布時間: 2021-03-30 11:17:54

1、影響大學生自我意識發展的因素有哪些

包括自我認復識、自我體驗和制自我調節。

自我認識是自我意識的認知成分,它是自我意識的首要成分,也是自我調節控制的心理基礎,它又包括自我感覺、自我觀察、自我分析和自我評價。

在認知發展的過程中,個體不斷的調節自己對自身的認識和評價,個體的需要、動機等也伴隨其中。如果個體對自己的優點缺乏信心,而過於關注自己的缺點,容易產生自卑心理。反之,如果個體長期自我中心,盲目樂觀,停留在暫時的成績上,這將阻礙其良好人際關系的發展。

(1)影響大學生發展的因素擴展資料:

培養自我意識

1、培養內在自我意識

我們會努力理解自己的感受,懷疑自己相信的東西是不是可信,或者努力解釋一個消極的結果為什麼會發生。看上去我們是在認真反思,但實際上,作者發現,這樣的自我反省不能讓人提升自我認知。

2、正確的自我反省

當你又開始為一個錯誤糾結的時候,可以問問自己:別人會像我一樣關心這件事嗎?如果答案是「不會」,那就努力去忘掉這個錯誤。別人並不會特別關注我們的錯誤,我們也沒必要在情緒上苛責自己。

2、影響大學生職業發展決策的因素有哪些

1、制訂職業決策需要結合自己的性格、特長和興趣。

成功的職業發展的核心在於一個人擅長什麼。如果一個人性格內向,不善於與別人溝通,並且沒有良好的溝通意識。職業生涯規劃必須從自身的優缺點中仔細分析。從事擅長和喜歡的工作將是非常愉快和容易脫穎而出的。這是成功職業規劃的核心。

2、要考慮到實際情況,並具有可執行性。

很多大學生剛開始時雄心壯志,一心想著出人頭地。但是實際社會里的工作,有時確實會存在一定跨越,但是更多的時候卻是一種積累的過程——資歷的積累、經驗的積累、知識的積累,所以職業規劃不能太過好高騖遠,而要根據自己實際情況和社會情況,一步一個腳印,層層晉升,最終方才能就夢想。

3、職業決策必須有可持續發展性

職業決策不能設定階段性目標,應該是一系列能夠貫穿整個職業發展的長期前景。如果職業決策過於短淺,又沒有後續的職業決策支持點,必然會使人們失去奮斗的熱情,不利於長遠發展。


(2)影響大學生發展的因素擴展資料:

職業發展決策的風格:

(1)理性型

這種類型提倡邏輯分析,在系統地收集足夠的自我信息和環境信息的基礎上,經常平衡各種選擇的優缺點,逐步做出最佳決策。

(2)直覺型

這種類型的決策是基於個人在特定情況下的感受或情感反應。這種類型的人完全通過感覺和沖動來做決定。很少系統地收集相關信息,但對自己的決策負責。

(3)依賴型

這種類型的人經常等待或依賴他人來收集信息並自己做決定。更被動,更順從,在做出選擇的時候非常關注別人的意見和期望。使用社會接受度、社會評價和社會規范作為決策的標准。

3、影響大學生品德發展的因素有哪些

認知因素首先是對自己的認知。有無正確的自我評價,會影響人際交往中的自我表現,其次是對他人的認知,第三是對交往本身的認知。交往的過程是雙方彼此滿足需要的過程,如果只考慮自己的滿足而忽視對方的需要,就會引起交往障礙。情緒因素人際交往中的情緒表現應是適時適度的,應當與引起情緒的原因及情境相稱,並隨客觀情況的變化而變化。情緒反應過分強烈,不分場合和對象,恣意縱情,會給人輕浮不實的感覺;若情緒變化激烈則會讓人覺得過於感情用事;情緒反應過於冷漠,對本可引起喜怒哀樂的事情無動於衷,則會被認為麻木、無情。這些不良情緒反應都會影響交往。人格因素 人際交往中。人格因素有至關重要的作用。不良的人格特徵容易給人以不良評價、不愉快的感受乃至一種危險感,因而會影響人際交往。下面是較常見的一些不良人格因素及其對交往的影響。 ①為人虛偽。與這種人交往,人們沒有安全感。 ②自私自利。這種人只關心自己的需要,不關心他人,人們在與這種人的交往中會經常感到精神上、物質上受損 ⑦不尊重人。與這種人交往。易被挫傷自尊心。 ④報復心強。與這種人交往,使人常擔心稍有不慎,就會遭報復,感到心理緊張。 ⑤嫉妒心強。與這種人交往,易使人感到自己被嫉恨、被排擠、被剝奪,從而感到不舒服,不安全。  ⑥猜疑心重。常令人在交往中感到冤枉委屈,難以從內心接近。 ⑦苛求於人。這種人易使人感到緊張和壓抑,並易使自尊心受挫。 ⑧過分自卑。這種人常被感覺為無能,與此種人交往使人感到負擔、沉悶。 ⑧驕傲自滿。使人感到威脅或難以信任。 ⑩孤獨固執。自我防禦心理太強,相互間難以影響,使人感到交往無效或交往很累。 因此,為了改善人際交往,應努力培養良好的人格品質。能力因素 人際交往能力的欠缺是影響人際交往的原因之一,而對有些大學生來說,則是主要原因。這些同學想關心人,但不知從何做起;想贊美他人.可怎麼也開不了口或詞不達意:交友的願望強烈,然而總感到沒有機會;想調解他人的矛盾,沒想到好心辦了壞事;交往中想表現自己卻出盡洋相;內心想表示溫柔,言語則是硬梆梆的。 人際交往的能力可以通過有意識的鍛煉來提高,關鍵是要多動腦筋多交往。

4、影響大學生職業生涯發展的個體因素和環境因素分別是什麼?

影響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因素分析

一、社會環境因素
1、社會政治環境
社會政治環境因素主要包括社會政治制度、和政治狀況,以及社會法制的完備程度。我國政治上穩定,法制化進程已經開始,市場經濟已初步形成並步入正軌,這為各種人才成長發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但同時人才競爭日趨激烈,大學生就業環境看起來不容樂觀,我媽應在分析好社會現狀的基礎下,有針對性的做好職業生涯規劃。
2、社會經濟發展狀況
社會經濟的發展對大學生就業具有決定性作用,制約著就業的數量和質量。社會經濟環境的改變,會使不同行業,不同企業大起大落,影響到大學生職業方向的發展與選擇。
3、社會文化
① 教育狀況
社會整體的教育狀況通過影響行業的發展,進而影響著大學生的就業狀況和未來職業發展前景。
② 宗教信仰和社會風俗習慣
宗教信仰狀況和社會風俗習慣既影響著社會經濟和政治的發展,也影響著大學生們個人的職業選擇。
4、職業選擇的社會環境評價
職業的社會評價對大學生職業選擇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成為不自覺的考慮因素,尤其是我們對某種職業缺乏深入了解與切身感受時,社會評價作用會格外突出。

二、家庭因素
大學生職業選擇深深的融入了家長的意志。家庭作為大學生的後盾力量,對其職業選擇有一定的影響。尤其當子女在職業選擇道路上猶豫不決並尋求幫助時,有些大學生被引入了父母正從事或希望子女從事的職業,子女被看做父母希望的延續或家庭的代表,他們的使命是實現父母的理想。

三、個人綜合素質
1、性格
① 個性
個性作為一種潛質,在心理潛能形成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性格、氣質是個性中的穩定因素,對大學生的職業選擇乃至職業成功發揮著持續作用。
② 興趣和想像力
興趣會為職業選擇提供強有力的驅動力,為職業成功奠定前提。大學生選擇與自己興趣相符的職業,其勞動生產率比不相符的勞動者要高40%。豐富的想像力是創造性思維的指路明燈,是心理潛能形成的介質。
③ 個人信念
個人信念在心理潛能的形成過程中起類似「精神支柱」的作用。
④ 意志力、自我調控能力和自我意識
個體意志力為心理潛能的形成和開發提供強大的動力基礎。良好的自我調控能力是心理潛能形成的必要條件。自我意識在某人的一生不斷發展中起著導向、控制和監督教育的作用。
⑤ 需求和自我激勵的能力
需求和正激勵是心理潛能形成的動機因素,負激勵對其有負面影響,但對於個性很強的主體來說,更能起到動機的作用。
2、個人能力
在職業選擇中,能力因素則起到了定位器作用。
3、個人價值取向
價值取向因素是影響大學生職業定向與選擇的本原因素。一部分大學生之所以對精神實現型職業有強烈嚮往,僅僅在於價值觀結構中的精神性因素在職業選擇中占據了優勢地位。

5、影響大學生全面發展的因素

影響大學生的發展因素 「溫室效應」和「東施效顰」引發的思考。 大學生的發展似乎越來越不盡如人意了,從大學生的就業率和用人單位的搖頭嘆息都可以看出這一點。那麼,影響大學生的發展因素究竟有哪些呢? 我認為可以從兩個成語入手思考。 溫室效應 此溫室效應非彼溫室效應,而是指一種不思進取的停頓甚至墮落的狀態。 首先,學校的課程安排不合理,這是學生不喜歡課堂和逃課的直接原因。比如什麼毛鄧三馬克思教育,這些不應該安排在大學課堂上。這些課程是初中或高中的任務,出現在課程上只會讓人覺得接受不是大學教育,而是某政黨的思想教育。 如果我們在思想都被同化了,行為上想來點差異或創新似乎有點困難,那又談何個人發展?那就是「全面發展」了,全部大學生朝千人一面的發展。 當然,思想課程上安排不合理或許我們可以自主抵抗一下,但專業課程安排的不合理簡直是不可理喻了!隨便翻開我們哪本專業課本,知識基本上停留上上個世紀,對於計算機可能一些底層知識可能都不會發展什麼變化,那對於市場營銷這些專業呢?學校為什麼不能引進一些新版本的教材?難道是教師們習慣用老教材?還是學校和某個出版社達成了長期合作協議? 其次,教師的參差不齊或者不思進取是學生的致命打擊。 課程如果安排不合理教師安排合理的話或許還有妙手回春的可能,但如果教師不夠專業或不夠格,那再好的教學也出不來。 由於師資力量的原因,一些教師開始傳授他並不擅長的課程,好了,從此學生和老師要一起探索這個課程了,結果可想而知,當你在課堂上看見某個老師閃爍其詞或吞吞吐吐時就會明白這一點。 似乎我都是在外因尋找影響大學生發展因素,那下面就從大學生本身尋找原因。 東施效顰 社會對大學生的認同似乎朝著毀滅性方向發展,還評價出大學生十大惡習來,諸如考試作弊盛行成風;課堂成為放牧場;宿舍成垃圾場;貧困生有相當一部分是假的;上廁所的素質都不高;校園里到處是戀愛者的後花園;說話都是「超文明」;吃飯都是浪費的;網路是通宵的;學習都是臨時抱佛腳的。 顯然上述惡習只是個外因,內因就是大學生有種「東施效顰」的情節作怪。 所謂東施效顰。顧名思義,就是別人怎麼做我就怎麼做,跟著唄。 這也是個人定位或目標不明確的結果。 這也是我們來大學深造的原因了,就是尋找完整的我們。可惜,大學院校常常自己都定位不來更別說定位學生了,比如我們學校最眾所周知的定位就是為其他院校輸出考研人才。諸不知,就業和創業也是不錯的選擇。當然,大學生的發展成長和定位,主要取決於大學生自己,取決於他們在學校和導師影響下的自我期望、自我設計及計劃被付諸實施的過程。 進校之前,大學生得決定自己進入哪一所高校、哪一個系、哪一個專業。進校學習一段時間之後,學生要自己決定在全面掌握本學科基本知識和技能基礎上主攻本學科的哪一個方向,選修哪些課程,決定自己是否報考研究生。學習和生活過程中,大學生要決定自己如何有效利用教師的教學和幫助,如何利用現有教學設施特別是圖書館,如何計劃和利用比中學多得多的課余時間,如何處理學習上一系列關系問題,如何處理與一般同學、與各種社團(班級組織、學生會組織、同鄉組織、興趣小組等)、與老師的關系,如何處理與自己有好感的異性同學的關系,如何面對貧困帶來的生活和心理壓力,等等。由於個人能力的不同和處理問題的思考方式不同,產生的答案也理所當然不同了。但中國人有一種喜歡模仿或者說抄襲別人的性格,造成了大學生有「東施效顰」的情節。 而如何走出「東施效顰」這個怪圈,似乎是個漫長而艱難的過程。 誠然,還有地域因素產生的消極思考,個人眼光的長短及家長和個人理想的沖突也直接影響了大學生的影響。似乎這十個漫長的話題,怎麼說也說不完,怎麼解決也解決不了,是個吾將上下而求索的過程,急不來的。

求採納

6、許多人進入大學後成長的因素 論文

影響大學生成長成才因素分析及對策
摘 要:准確把握了解影響大學生成長、成才因素的現狀情況及問題,有利於高校制定有效措施和方法來改善大學生成長、成才狀況。通過使用自己設計的《影響大學生成長成才因素的調查問卷》對雲南農業大學的500名本科生進行隨機調查,對影響大學生成長、成才的內因和外因系統進行分析研究,數據用Excel進行處理。調查發現:當代大學生的性格、心理因素中還明顯存在著意志力薄弱、團隊合作精神不強、包容力不夠、學習興趣低下等問題;大學生的自我思考決斷能力較強,但同時又非常容易受到干擾和波動;其情感訴求渠道最重要的是朋友和父母,朋友的分布又隨空間擴大而減少;他們對社會實踐、專業技能和人際關系具有強烈的主觀學習需求;校園因素和社會、媒介因素具有非常強的相互重合、補充、調節作用。
關鍵詞:大學生;成長成才;對策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3)03-0295-03
影響大學生成長成才因素研究歷來受到高等教育者及社會各界的重視。從學校這個角度來說,研究方向主要有以下三種:一是微觀分析類,即從某個具體方面對其影響大學生的成長成才情況進行深入細致研究,比如:「大學生人際交往對大學生的成長、人格完善和社會化的完成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1]、「情緒因素對大學生學習、身心健康、自身成長、人際交往和行為目標的實現等方面具有重要影響」[2]、「學習動機水平的高低與大學生的成才、成功直接相關」[3]等;二是宏觀分析類,即通過對影響大學生成長、成才因素的綜合整理和分析得出影響大學生成長、成才的重點因素,並提出對策建議。例如:「在大學生學習成才激勵機制中明顯存在兩個動因:一是以各種非智力因素為主的內動力系統;二是以各種社會環境因素為內容的外動力系統。」[4]「非智力因素主要包括動機、興趣、情感、意志、性格等,對大學生學習、活動、行為起著動力和導向作用。」[5] 三是實證調研類,該類研究由於涉及因素復雜眾多、互為影響且調研者的主觀偏好等原因,就容易形成因素分類缺少標准、不全面,建議措施也會因為缺少內在邏輯聯系造成實效性減弱、表面化等問題。本文試圖以第三類研究方法為主來對前兩項研究分析中得出的對影響大學生成長成才的正向因素進行整合、分類並進行調查問卷設計,以期能從學校這個角度對影響當代大學生成長、成才的因素現狀進行全面調研、分析並提出有效的合理化對策。
一、調查情況概述
本次調查是以自行設計的問卷,就涉及影響大學生成長成才的價值觀、性格、意志力、情緒等在內的內因系統因素和包括家庭、媒體、學校、社會在內的外因系統因素,對500名大一至大四本科生所進行的一次問卷調查。涉及農學、工學、人文、經濟、管理等多個專業,回收有效問卷432份。
二、調查結果及分析
(一)內因系統
1.性格因素。包括情緒狀況、自製力、自信度、意志力、包容度、團隊合作精神等方面。通過調查發現,大學生總體的性格因素較為正面、積極和樂觀向上,53.47%的被調查者認為自己堅強勇敢;27.78%的同學認為自己的意志力很強,45.83%的認為自己的意志力較強;59.03%的同學在面臨一個人無法完成的事情時能積極尋求合作者,有較強的團隊合作精神;在面對自己不喜歡的事物時,僅有20.37%的同學選擇了直接反對,包容度尚可。但同時我們也發現目前大學生的性格因素中還有很多值得我們關注的地方:還有20.6%的同學認為自己暴躁沖動,12.03%的同學認為自己膽小自卑,自製力和自信力的缺失;26.3%的同學認為自己的意志力薄弱;在團隊合作方面,還有近40%的同學不願意和盡量避免尋找合作者;從包容度來看,做到面對自己不喜歡的事物能接受並思考其存在理由的同學僅佔28.93%。
2.人生目標及方向。對大學生人生目標及方向狀況的了解將有利於針對實際情況對大學生進行「三觀」教育。通過調查我們發現,71.53%的學生選擇了擁有明確的人生目標,人生目標的形成時間分別是初中23.15%、高中41.67%、大學35.18%,人生目標自我認知的堅定程度為很堅定17.59%、堅定36.11%、可能會變35.42%、說不清楚10.88%。這說明大學生的自我思考決斷能力較強,同時又非常容易受到干擾和波動。在對今後的努力方向進行選擇時,社會經驗的積累為41.44%,專業技能提升為28.7%、人際關系改善18.52%、競爭意識的提高6.48%、其他4.86%,前三項選項為大學生具有強烈學習需求的內容。總體看來大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決斷能力較強,也有著非常積極「入世」的態度和動機,但同時他們的目標、態度和動機都還非常的不穩定,很容易受到干擾和影響,這就要求我們以滿足其學習需求為基礎,把正面、積極向上、符合國家民族利益的三觀教育貫穿其中,實現大學生的目標追求和方向跟國家、集體的利益有機結合。
3.情感訴求對象。對即將真正意義上獨立和處於青年時期的大學生來說,情感具有巨大的影響力,了解大學生的情感訴求渠道,對於把握、化解大學生情感問題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通過調研我們發現,在困惑無助時候大學生的傾訴對象佔比分別是朋友43.06%、父母17.36%、自己解決14.35%、兄弟姐妹12.04%、老師10.19%、其他3%。這說明大學生的情感獨立意識較強,當面對情感問題的時候大多選擇跟自己相近的朋友作為傾訴對象或者自己解決。在「誰是你最好的朋友」一題的選擇中,30.56%選擇同宿舍舍友、21.3%為同班同學、13.66%為同校校友,近66%都來自同一學校。這說明大學是大學生結識朋友和播種友誼的主要場所,且在同一學校內隨著空間、時間的距離擴大,好朋友的范圍和數量逐漸縮小。
4.學習動機及興趣專業匹配度。對「你認真上課,努力爭取好的考試成績的動機是什麼?」一題的選擇中,51.62%選擇了找個好工作、18.29%為對得起父母、15.28%為拿到畢業證、14.81%為爭取獎學金。在對專業選擇情況一題的選項中,37.96%是按自己興趣選擇、21.3%是按父母意願選擇、11.11%是人雲亦雲的選擇、29.63%是選無可選的選擇。過半的同學選擇就業作為學習的最大動機,反映了大學生隨著大學教育改革步入大眾化教育階段、市場化不斷深入,競爭意識得到加強,擁有強烈的自我、自立意識;18.29%的同學選擇了對得起父母說明滿足家庭的期望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大學生的學習動機。專業興趣不高的現狀會造成學習效果不佳、持續鑽研主動性降低、在該領域成為專才可能性減少等問題。
(二)外因系統
1.家庭因素。在對「你覺得對你成長影響最大因素是什麼?」一題的選擇中,家庭佔52.54%、學校佔20.13%、社會佔13.65%、個人11.11%、媒介佔1.15%。可見家庭對於大學生的成長、成才的影響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家庭成員中最能影響大學生的成員選擇中,父母佔64.81%、同輩佔18.29%、親戚佔11.81%、其他佔5.09%。可見父母是能夠影響大學生成長、成才的關鍵因素之一。他們對子女的影響涉及到性格、學習動機、專業選擇、情感等等方面。
2.學校因素。校園文化氛圍、學風情況、生活環境、師資力量、同學舍友、社團組織、配套設施、社會實踐等等都會對大學生造成影響。在對學校影響因素的選項中,校園學風狀況佔41.20%、學校生活環境佔31.25%、校園文化活動佔17.82%、學校師資力量佔9.73%。在對大學里誰最能影響大學生的調查中,44.68%選擇同學或朋友、15.74%選擇舍友、14.81%選擇班主任或輔導員、13.66%選擇任課教師、11.11%選擇社團組織。在對大學生在校業余時間最喜歡的活動調查中,31.71%選擇看書、18.52%選擇社團活動、17.59%選擇上網、14.58%選擇參加同學聚會、9.26%參加學校組織的文體活動、8.34%外出參加各種社會活動。在對學生參與學校社會實踐的情況調查中,積極參與受益匪淺的佔48.38%、積極參與收獲不多的佔30.09%、應付了事沒有收獲的佔13.66%、懶得參與的佔7.87%。總體來看,學生在校學習生活基本占據了他們大部分的時間,校園環境的氛圍影響對他們來說至關重要。
3.媒介因素。隨著社會、科技的進步,媒介形式越來越多樣化,從大的方面來看主要包括電影、電視、廣播、報刊書籍、名人事跡、網路等。從媒介對大學生影響度的調查問卷答案中,以上媒介因素對大學生的影響度分別如下:電影、電視、廣播45.14%,書本、雜志、報刊為23.15%,名人事跡為11.81%,其他(如網路)佔19.9%。
4.社會因素。我們選取物質、道德、人際交往、就業這四個內容作為選項對大學生對其進行影響力度調查,結果為:人際交往39.12%、社會風氣(如倫理道德等)32.87%、就業壓力17.36%、物質方面10.65%。人際交往和社會風氣對大學生來說是較為重要的因素,對於即將步入社會的大學生來說,對社會的認識首先是對人的認識,從單純的家庭環境進入自我獨立的跟人交往的大學校園,人際交往就成了大學生認識人、認識社會的第一個課題。
通過以上調查分析我們發現,當前大學生在成長成才道路上擁有較好的條件和環境,但同時也在內外條件和環境上存在著一些問題和特徵,值得我們注意和利用。一是當代大學生的性格、心理因素中還明顯存在著意志力薄弱、團隊合作精神不強、包容力不夠、學習興趣低下等問題;二是大學生的自我思考決斷能力較強,但同時又非常容易受到干擾和波動;三是大學生情感訴求渠道最重要的是朋友和父母,朋友的分布又隨空間擴大而減少;四是他們對社會實踐、專業技能和人際關系具有強烈的主觀學習需求;五是校園因素和社會、媒介因素具有非常強的相互重合、補充、調節作用。
三、對策及建議
由於影響大學生成長、成才的因素眾多、復雜且相互交叉影響、互為因果,所以無論是個人的內因還是外因都會對大學生的成長、成才產生影響。一個人的行為的最終改變是由內而外發生的,也就是說我們如果想讓更多的大學生更快地成人、成才,必須使其內在的主觀能動因素得以改變。良好的性格,優秀的道德品質,健康的情緒、情感狀況,生活方式和興趣愛好,堅強的自製力、自信度、意志力,海納百川的包容度、團隊合作精神,積極向上的學習動機以及符合時代、國家要求和利益的人生價值觀等這些自身素質和特質都是大學生成長、成才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肩負著大學生成長、成才培養重任的高校必須根據影響大學生內外因素的現狀和特點,牢牢以學校這個角度為出發點,整合構建全部外因各個因素與內因因素之間的對應聯系橋梁,通過外界因素的介入來培養、熏陶、教化、影響大學生的內在心理、思想、品質、動機、行為等發生變化,才能達到幫助其成長、成才這一目的。為達到這個目的,筆者認為高校應該重點在以下幾個方面開展工作:
1.關注學生心理,鼓勵、創造條件讓學生多參與有助於提升自身性格優勢的活動。大學生正處於從青春期步入成熟期的關鍵時刻,良好性格的形成在這個階段顯得非常重要。這需要我們在日常的教學、生活管理當中充分認識到對大學生良好性格培養工作的重要性,持續關注學生心理狀況,積極探索、創造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和措施來對大學生施加潛移默化的影響和教育。鼓勵、創造條件多讓學生參與諸如體育活動、拓展訓練等能有效提升其自製力、自信力、意志力、團隊精神、包容度等心理、性格優勢的活動,為大學生成長、成才奠定強大的自身性格和心理基礎。
2.創新「三觀」教育傳統模式,強化大學「三觀」教育影響力。總體看來大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決斷能力較強,也有著非常積極「入世」的態度和動機,但同時他們的目標、態度和動機都還非常的不穩定,很容易受到干擾和影響,這就要求我們高等教育者要時刻以滿足其對學習內容的最大需求為基礎,把正面、積極向上、符合國家民族利益的思想政治教育、三生教育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貫穿在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教育中,把緊密與學生自我成長、成才需求結合作為一種指導思想,創新性地開展有助於促進大學生的目標追求和方向符合國家、集體的利益,使三者有機結合的思政教育,有效激發大學生自身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動力源泉功能。
3.重視情感因素對大學生的影響,積極開展校風、班風、舍風建設及家校聯系制度建設。經過大學生情感訴求渠道的分析,我們知道大學生的情感依賴主要是朋友、父母、自身、兄弟姐妹和老師,同時好朋友的最主要來源又是同一學校的舍友、同班同學和校友,這就對學校校風、班風、舍風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良好的校風、班風、舍風建設是促進大學生之間互為良性影響的重要手段,通過校內、班內、宿舍內的正面、積極向上風氣的建立,必定會對個體在情感訴求的微觀渠道上得到正向、積極的影響和熏陶。家庭因素,特別是家庭中的父母監護人的影響對於大學生成長、成才影響作用的客觀存在,也是我們對大學生成長、成才關注、研究必須要加以重視的方面。這要求我們在對學生進行管理和教育的時候充分考慮家庭因素所能帶來的作用和效果,積極構建各個層級的家校溝通、對話平台,及時發現大學生成長、成才過程中的問題,對大學生進行行之有效的心理、行為干預和教育,幫助大學生盡早、盡多地實現人生價值和健康成長。
4.注重從學生需求出發,因勢利導開展素質能力教育。社會經驗、專業技能、人際關系是目前大學生在競爭時代下自立發展的自然學習需求,如何結合時代特徵和學生需求開展提升學生社會經驗、專業技能和人際關系處理能力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大學生成長、成才的速度和效果。這就要求我們在社會實踐和專業教育中充分考慮和增加社會交往、心理學、專業技能、人際交往技巧和方法等內容;在形式上,針對不同受眾和年紀的學生開展諸如選修課、課外專題輔導、講座、主題班會、同伴教育、游戲比賽等等形式多樣的素質能力提升活動。這樣不僅可以滿足學生的需求,同時還可以不斷深化學校固有的社會實踐和專業教育的優勢和特色,形成良性互動,良性發展,真正做到從學生需求出發,因勢利導提升學生素質能力。
5.充分利用校園資源,積極引導社會媒介因素。大學校園是大學生將近要有三年半時間置身其中的學習、生活場所,同時它還是一個開放、包容兼收的地方。我們不可能對社會、媒介絕對地屏蔽,但我們可以用科學、理性和思辨來對其進行沉澱,為我所用。一方面在充分考慮學生認知特點的基礎上來加強校園文化氛圍建設、生活環境改善、師資力量提升、社團組織管理、配套設施改進等。一方面要針對社會、媒介各種熱點問題採取不逃避、不躲閃的態度,積極構建討論、思辨的平台,讓學生能以科學、理性的態度學會判斷和批判。另外一方面還要對於那些不利於大學生心理、年齡承受的各種思潮、行為和態度加強監管。目的就是為大學生提高一個良好的成長、成才校園環境。

7、影響當前大學生就業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1.家庭因素——人們都說家長是孩子最好的老師,那麼對於就業也是有影響的,那就是家庭環境影響。
父母的背景,親人的背景以及父母親人的發展前途和社會關系都會影響學生就業的方向,有些家長就會利用自己的關系給安排工作,但是並不是所有安排的工作都是學生自己喜歡的,這就會帶來不好的影響。
2 生活環境因素——大學生在某一個城市生活習慣了,或者在校園文化的熏陶下都會影響就業的選擇,當大學生出在具體的生活場景中,別人做的事,別人的選擇多少都會影響就業的決心方向目標等等。
3 外在和他人因素——大學生在選擇就業前一定會受到外在環境的影響,同時也要對外在環境有一個比較清楚的了解。
在生活中,在某些群體中,大學生身邊的其他人尤其是一起生活的身邊的人的影響對自己很大,他們的選擇只能作為參考。
4 個人特質——大學生在就業前都會有充分的准備,在考慮了環境和他人的選擇之後,就會考慮自己的,自己的選擇對自己的影響是最大的,所以最後的決定因素還是在於自己的選擇。

8、影響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因素有哪些

1、性格與職業的匹配。

從某種意義上說「性格比能力重要」,因為能力是可以培養的,如果員工的能力達不到要求,可以組織教育、培養和訓練,通過職業能力的培養,就可能達到勝任崗位工作需要。

然而,性格主要是與生俱來的,一個員工如果他的性格特徵與職業不相匹配,而是互相矛盾或沖突,雖然後天環境可以鍛煉和培養,但難度大。

2、興趣與職業的匹配。

興趣是一個人從事職業活動的原動力,只要把一個人配置到他感興趣的崗位,就是最苦最累都會盡自己的最大努力去完成各項工作。相反,如果一個工作崗位他沒有興趣,就是待遇最好也很難在工作崗位上取得成就。

(8)影響大學生發展的因素擴展資料:

誤區:

1、 錯把理想當目標

理想在大學生眼裡是個很陌生的字眼,隨著年齡的增長大學生們在現實利益的沖擊下顯得越來越成熟,已經把已經把理想當作了兒童的專利而遠離自己的頭腦。即使有一部分人有理想,也把理想錯當成了目標。

2、錯把手段當目的

把職業理想轉化為職業目標後,要看看有哪些手段可以實現職業目標。但在這個過程中,實現目標的手段當作了做事的目的。當抱著實現目標的心理去選擇不同的操作手段時,很多人已經是在為選擇操作手段而選擇操作手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