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发护发 » 发生发展态势
扩展阅读
流行发型图片 2020-08-19 19:50:42
梨形脸直发 2020-08-27 22:25:16
鹿晗棕色发型图片 2020-08-28 03:41:15

发生发展态势

发布时间: 2020-12-01 10:30:54

1、我国江河湖海污染的发展态势

近年来,我国江河湖海发生的富营养化已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全国重点保护的“三河(淮河、海河、辽河)三湖”(如滇池、巢湖、太湖)等大型水体,发生了有史以来最为严重的蓝藻暴发,就连流速较大的汉江也发生了历史罕见的水华。这种水华蔓延正在由南向北迅猛推进,至京津地区城近郊区的数百个湖泊水库和数十条河流,水中到处漂浮着一层绿色的絮状物,散发出一股股腥臭味,几乎追上了“三湖”藻类暴发的水平。我国达富营养化的湖泊已超过80%,近岸海域达70%以上,其发生面积、强度以及藻毒素的含量,均在大幅度增长。水体富营养化日益严重。这种藻类泛滥,如同华北地区的蝗虫灾害一样,同属于单种类畸形发展。在发生过程中,繁殖速度迅猛异常,失去生态平衡,形成了一种自然灾害——藻灾。

赤潮是近岸海域发生富营养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在适当的水文气象条件下,使某些海藻突发生性地剧烈繁殖,致使海水变成红色或褐色。大量消耗溶解氧,海洋生物会因突然缺氧而出现大面积死亡,破坏生态平衡。近年来,我国近岸海域赤潮发生次数、影响面积和赤潮生物种类在不增断多,发生时间有所提前。渤海、东海、南海等海域发生的史无前例的大规模赤潮,仅2001年就发现77次,累计面积达15 000多平方公里。

这些水华和蓝藻来势汹汹,颇有些势不可挡,一时使得人们束手无策,被当地称为“生态癌”。如不及时采取有效的防范和治理措施,一场使江河湖海水色变红、变绿的水环境灾害将向人们迎面扑来,它将会制约着我国岸边经济的发展。目前,我国的水环境保护问题正面临着一场严峻挑战。图11.1.1为水华蓝藻的现场情景。

图11.1.1 水华和赤潮

藻类泛滥消耗水中的大量溶解氧,严重影响了水体景观和水产养殖业的正常生产,破坏了水生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丧失了水体应有的使用功能。它所到之处,出现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给沿岸地区带来巨大经济损失。仅赤潮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可达数十亿元之多。研究认为,藻类的疯长不仅会造成大量鱼虾贝类的死亡,而且长期接触微囊藻素的人易患癌症,其中铜绿微囊藻可导致人体肝癌。在我国,一些湖泊附近人畜中毒现象时有发生。在巴西,大约有50名接受透析的患者“由于治疗中使用了受微囊藻素污染的水”而死去。此外,藻类泛滥还直接影响到饮用水源地用作供水时的处理成本,它已构成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威胁。

剖析藻类爆发的原因,主要与水中营养盐浓度有关。人类排污使水中营养盐浓度过高,水体发生富营养化,是藻类暴发的物质条件。有人认为,富营养化的水体中含有一定浓度的稀土元素可能是水华的诱发因素之一,农用稀土元素(LaPrNd)虽能促进作物生长,但对环境的影响较大。也有人认为,藻类爆发与地壳上地幔物质的上涌活动有关。

在藻类暴发时,水体所表现出的颜色各异。在江河湖泊水库发生的水华,使湖水变成绿色或褐色;而在海湾发生的赤潮,则使海水变成棕色或红色。水色取决于藻的种类,湖泊多为蓝藻、绿藻类,江河多为绿藻、硅藻类,海湾多为硅藻类、甲藻类。在富营养化水体中,这些藻类在足够的光照和适宜的水温、风、流等条件下即可发生。一旦其中某一条件不具备时,藻类泛滥也随之迅速退去。海水由于动荡较为剧烈,因而赤潮总是显得来去匆匆。

2、概括近5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点,并指出2008年我国经济发展态势所发生的变化?

5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点 资料上很全面 细聊

3、为什么说中国经济稳重向好的发展态势不可逆转

从来就没有人说过这个事态是不可逆的,因为现在的中国的领导者还是很理性的,不会有什么突发事件的,所以目前的发展形势不会短时间内发生变化的。

4、什么样的发展态势下出现全域旅游

消费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旅游消费也成为重点,旅游业作为“带动性强、能耗低、附加值高”产业,也成为后发地区脱贫致富的重要手段。2015年8月,国家旅游局《关于开展“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的通知》(旅发【2015】182号)提出了“全域旅游”创建考核指标。
全域旅游思路即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成为了国内诸多市、县域旅游发展的新思路,新方法。
早在2013年,儒余股份核心团队结合旅游规划实践,就提出了“全民旅游”的发展思路,对全域旅游进行了探索,2014年,儒余股份核心团队编制了湖南省汝城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更是对全域旅游进行了深度剖析。
而全域旅游到底是什么?与旅游总规有何差别?到底应该怎么发展?
一、什么叫全域旅游?有什么好处?
1、发展背景
门票经济时代即将过去,未来的旅游业发展更注重“综合旅游消费”带动,旅游发展逐渐从“人次、总消费量”的单一指标评价走向“人次、过夜率、停留时间、人均消费、重复旅游次数”等多重指标评价,因此,以“独立景区开发”为核心的旅游业发展将逐渐“力不从心”,全域性的、联动性的旅游发展将成为重点。
2、概念内涵
与传统旅游业发展思路不同,全域旅游的“全域”体现在三个方面,即空间上打破独立景点的“全城”,参与上打破景区工作人员的“全域”,产业上打破旅游单一发展的“全域”。
空间上的全城:即为“打破独立景点”发展思路,将原有的独立的大景区建设变更成为全域性的,多角度的旅游开发,将城市、乡村、街道的建设与发展与旅游业发展结合起来,一方面满足游客的多元化需求,另一方面提升本地居民的居住体验,第三能够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使得旅游业发展与城市建设紧密结合起来。
参与上的全民:即为“促使全民参与”的发展思路,将来旅游业的发展从“政府知道、投资商明白、从业者服从”拓展到“全民皆知旅游发展特色,全民改变服务思路,全民都可做‘导游’”,一方面杜绝“宰客”现象,第二方面通过全民发展真正将本地特色与本地文化做活、做生动,真正提升游客的“体验感与参与感”。
产业上的全域:即以“旅游+”的思路去发展旅游。一方面,将旅游发展与产业发展结合起来,通过产业内核丰富“旅游消费”的内容,提升旅游的核心竞争力,挖掘旅游的附加值,带动本地区“多元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通过旅游业的“宣传、推广”作用,提升地区品牌、提升产业环境,辅助产业招商。
总体来说,全域旅游的发展思路,是期望通过旅游发展模式的转变,促进区域经济的转型发展,构建多元化的发展动力,使得“居民舒心、游客开心、商旅动心”。
3、核心意义
对于本地居民来说,不但产生了新的就业机会与岗位,也带来了新的生活气息,游客不会成为“干扰生活”的侵入者、不会成为“待载的羔羊”,而成为服务的对象、欢迎的客人。
对于游客来说,原来的“看景”转变为“体验一种本地生活,观赏一片本地景观、了解一类本地文化”,真正成为“体验旅游、度假旅游”,真正实现“玩的开心、住的舒心、吃的高兴、消费放心”,真正“融入地方、爱上地方”,实现“长停留、多频次、高消费”。
对于投资商来说,旅游项目的投资不再是“独木孤舟”,全域范围的旅游形象提升与旅游项目开发,使得单点项目具备更好的投资环境,带来更多的“附带游客”,项目的投资建设也将成本更低、效益更好。
对于政府而言,社会气象发生变化,经济活力增强,城市形象不断提升,区域发展可步入良性循环。
二、全域旅游什么地方适合做?有什么特点?
全域旅游,总体来说可以分为五类地方最适合:
其一:中心城市及知名旅游区
【特征】具备一定的旅游基础,已经具备1个或多个旅游吸引力。当前旅游人次已经达到一定规模(>1000万人次),旅游业已经形成一定格局,但城市旅游发展增速放缓,旅游发展遇到天花板。
【特点】需要丰富旅游功能,改变传统旅游形象,提升品质、提高效益,部分城市需要解决“游客与居民”之间的矛盾。
【难点】
① 部分“传统老牌旅游城市”旅游服务较差,旅游模式固化;
② 部分“经典旅游城市”旅游形象过于单一且知名,新吸引力较难塑造;
【要点】
① 需要与原旅游特点具有一定的关联度
② 需要打造“特别不同”的吸引力
③ 需要重点加强旅游服务环境建设
其二:大城市辐射圈地区
【特征】目前旅游发展尚未起步或刚刚起步,附近有大型城市积聚大量人群,有巨大的潜在空间。
【特点】需要优化项目点,强化周末度假休闲功能,打造多类别、多层次的旅游点,强化各节点之间的联动性,打造独具特色的旅游文化与旅游产品,提炼区域形象,强化细分客群定位与区域形象定位,加强全方位的区域旅游营销拓展,实现拳头出击。
【难点】
① 较难做出特色,需要与其他地区进行竞争并抢占客群;
② 以重复消费为主,较难拉升单次消费量;
【要点】
① 项目点设计上应具有连贯性,应考虑不同项目之间的差异性与联动性
② 旅游线路设计上应具有多元性,在主题功能线路、特色线路上有差异
③ 应重点考虑节庆及主题活动的设计,增加互动体验性
④ 可考虑通过旅游环境营造,争取中心城市资源输出,辅助培育特色产业
其三:新兴的旅游目的地
【特点】旅游业已经起步,并成为区域的支柱产业或重点产业之一,在一定区域内享有知名度,但总量规模仍不大,处于发展阶段(地市级单位年旅游人次少于1000万、县级单位少于500万)。本地居民主动参与旅游发展,但尚未享受到旅游发展的红利。
【难点】区域旅游发展步入“瓶颈期”,部分城市出现负面影响,如宰客、骗客等行为。区域需要引入新的重点项目,不断强化旅游发展实力,提升旅游吸引力,需要在“加大招商引资”与“优化旅游环境”两方面进行突破。
【要点】
① 需要树立综合旅游形象塑造,加强“全民”教育与宣传
② 需要借力已有的旅游项目,引导优化,鼓励项目间组团发展
③ 注重差异化项目打造,加强对新建项目的鉴别能力
④ 注重区域内多频次的节庆活动设计,培育文化产业,增强游客粘性
其四:有资源的其他非旅游区域
【特点】该类地区往往不是传统知名景区,经济相对较好,产业结构一般以制造业为主,但城市居民消费能力较高,城市内及城郊有一定的资源但不具备特色旅游项目,如工业遗址、特色历史文化事件、自然景观等。
【难点】经济较为发达,城市工业化印象较强,“自然生态”旅游形象相对较弱,旅游资源分布较为分散,全域性开发需要更强的统筹能力,既需要侧重城市性格的塑造与城市文化的传递,有需要充分考虑借势发展,可考虑功能性的娱乐项目引入。
【要点】
⑤ 需要综合考虑城市资源与特色,强化城市综合旅游形象塑造
⑥ 需要结合城市的基础设施与生态环境建设,强化“生态”营造
⑦ 侧重功能为主导,引入功能性、特色性项目,通过龙头项目带动全域发展
其五:有资源的欠发达地区
【特点】该类地区往往远离大城市或中心城市,且不属于传统知名景区的辐射范围,往往是生态保护区或扶贫开发区,自然生态环境较好,历史文化资源相对较多,但经济相对落后。部分地区对外交通联通度较差。
【难点】
① 基础设施投资较大,需要政府奠定基础
② 本地缺少旅游产品支撑,缺少吸引力项目
③ 本地投资环境不足,旅游招商难度较高
④ 本地居民素质较低,城市旅游氛围不足
⑤ 可考虑将旅游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抓手
【要点】
① 应充分考虑本地“绿水青山”变现的方法与策略;
② 应充分考虑本地“老、旧”特色资源项目如何变成吸引力;
③ 需要打造极具特色的龙头项目,以产生核心吸引力
④ 需综合考虑中长期度假旅游与周边城市周末休闲,需要丰富更多功能
⑤ 需考虑如何使得本地的居民最大程度的参与旅游发展
⑥ 需要加强片区总体宣传力度,建立居民旅游培训体系
若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全域旅游的战略和推进措施,欢迎与【儒余股份】探讨。

5、我国群体性事件的发展态势呈现出什么特点

(一)群体性事件的数量呈上升趋势。
(二)群体性事件的规模越来越大并呈现出跨内地区联动的趋势。
(三容)参与群体性事件的主体成分呈现多元化趋势。
(四)非直接利益诉求型的泄愤群体性事件增多。
(五)暴力型群体性事件增多。
(六)谣言在部分群体性事件中扮演重要角色。

群体性事件是指由某些社会矛盾引发,特定群体或不特定多数人聚合临时形成的偶合群体,以人民内部矛盾的形式,通过没有合法依据的规模性聚集、对社会造成负面影响的群体活动、发生多数人语言行为或肢体行为上的冲突等群体行为的方式,或表达诉求和主张,或直接争取和维护自身利益,或发泄不满、制造影响,因而对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造成重大负面影响的各种事件。

6、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态势如何?

党的十七大报告全面分析了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同时强调,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立足点,也是理解十七大报告精神的一把钥匙。


我国21世纪初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从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转到实施第三步战略部署,首先是用20年时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如果说,几年前这种阶段性变化表现还不是十分清晰,那么,经过几年来的发展,现在人们已经普遍地感受到,我国确实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经济和社会发展所显示出来的阶段性特征,可以概括为8个方面:

(一)从经济发展看。在改革开放推动下,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基础设施和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以来,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增长,国家财政收入显著增加,整个中国大地一派蓬勃发展景象。同时要看到,我国生产力总体水平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粗放型增长付出了过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不仅经济总量需要继续增长,更艰巨的任务是提高科技水平和经济增长质量。

(二)从经济体制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已经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为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根据党的十六大精神和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各个领域的改革在继续推进。同时要看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如何按照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深化改革,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体制保障,仍然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

(三)从人民生活看。人民生活总体上已经达到小康水平,反贫困取得全世界最突出的进展。城乡恩格尔系数的持续降低标志着消费结构的升级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城乡居民收入进一步增加,衣、食、住、行、用水平继续提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初步建立使贫困人口免除了饥寒之苦。同时要看到,目前所达到的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而且平均数往往掩盖着不同社会阶层收入和生活水平的巨大差异。农村除列入低保的2000多万贫困人口外,还有几千万人处于低水平温饱状态,列入城市低保范围的贫困人口也有2000多万人。城乡居民在教育、医疗卫生各方面还有不少困难。保证全体人民过上共同富裕的生活,不仅取决于经济增长,也取决于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的经济和社会政策。

(四)从发展的协调性看。由于农村综合改革逐步深化,农业税、牧业税、特产税全部取消,支农惠农政策不断加强,农村发展保持良好势头。由于相继实施西部大开发、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和支持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地区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得到抑制。同时要看到,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特征仍很明显,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发展基础、区位优势和自然禀赋不同决定了地区差距将会长期存在,发展不平衡仍然是突出矛盾。

(五)从民主政治建设看。随着整个改革进程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人民政治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提高,政治体制总体上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同时要看到,我国政治体制还有不少亟待完善和发展的环节,这些不完善的方面是和扩大人民民主的要求、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的,需要通过继续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加以解决。

(六)从文化建设看。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推动下,文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同时要看到,文化建设总体水平和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还不适应,和我国的国际地位还不适应,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改革开放的深入,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这样的历史任务是贯穿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全过程的。

(七)从社会建设和管理看。在发展多种经济成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推动下,社会活力显著增强。各级各类教育迅速发展,就业问题得到比较好的解决,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保障体系开始建立,社会事业取得显著成就。同时要看到,社会发展仍然滞后于经济发展,民生方面还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在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面临许多新课题。

(八)从对外开放看。我国已经从封闭半封闭型经济转变为开放型经济,加入世贸组织标志着对外开放进入新的阶段,蓬勃发展的中国经济在世界上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同时要看到,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在经济上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将长期存在,同国际社会联系日益紧密,风险也随之增加。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形成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新优势,对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上述情况说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确实进入了新的阶段。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懈努力,我国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发生了意义深远的重大变化,特别是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十多亿人民的生活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从21世纪开始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发展阶段。当前我国发展的诸多阶段性特征,都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的特征。在新的形势下推进发展和改革,必须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这些阶段性特征。

上述情况也说明,从大的发展阶段看,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这个大的发展战略中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从根本上说,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深刻认识这一点,对于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从社会性质和社会发展阶段上对中国国情所做的全局性、总体性判断。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从中国实际出发,首先是从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

所谓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简要地说,就是社会主义的不发达阶段。我国是在生产力非常落后的条件下进入社会主义的,必然要经历相当长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发达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和现代化。从20世纪中叶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至少100年时间,都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在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国家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但还没有从根本上摆脱不发达的状态,仍然带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明显特征。主要表现在:

第一,工业化的历史任务尚未完成,总体判断,还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我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在经济上包括双重的任务:既要推进常规的工业化,又要迎头赶上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潮流。现在,我国产业结构落后,增长方式粗放,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和整个农村经济还是初步的,在工业生产、流通和其他社会经济生活的诸多方面仍然有大量的落后设备在使用着。科学技术水平、国民教育水平和文化素质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比较大的差距。

第二,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发展很不平衡。虽然国家在促进协调发展方面采取了许多政策措施,但是差距扩大的趋势尚未根本扭转。从抑制差距扩大到逐步缩小差距,还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发展不平衡的矛盾还会长期存在。

第三,城乡二元经济的状况还没有根本改变。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城镇化进程加快,2006年城镇化率达到43.9%。按照目前的发展态势,2020年可望达到60%左右,届时将会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但仍然明显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目前世界城市化率已经超过50%,发达国家一般都在80%以上。据预测,2030年世界城市化率将超过60%。

第四,我国经济总量虽然已经升至世界第四,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只有2000美元,仍居世界后列,属于下中等收入国家。总量大表明国家有比较大的经济实力,人均少表明还是一个比较穷的国家。生产力的落后状况,从根本上决定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福利的限度。

生产力的落后状况,也从根本上决定了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完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伟大的创举,但实现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的实践还是很初步的,还需要继续在探索中前进。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仅需要继续消除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而且愈往前发展愈要注意解决市场经济体制本身所固有的矛盾和问题。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为党和国家长治久安提供政治和法律制度保障,是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建立之后,仍然需要通过深化改革和加强制度建设,逐步找到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以及适应经济基础变化要求的上层建筑的具体形式。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总结历史经验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党的十三大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问题,党的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都重申和强调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问题,并且不断地丰富和发展着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党的十七大之所以重申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之所以在阐述重大问题时再三强调要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这是因为,认清当前我国社会所处的历史阶段,是正确提出和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关键,是推进改革和谋划发展的根本依据。回顾历史,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严重失误的根本原因之一,就在于提出的一些任务和政策,包括一些制度安排和发展目标,脱离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改革开放以来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纠正了那些超越阶段的错误观念和政策,对不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求的制度和体制进行了带有根本性的改革,对发展目标和步骤进行了战略性的调整;同时坚决抵制了抛弃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错误主张,保证了改革的正确方向。在新的发展阶段,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必须对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有统一认识和准确把握。

首先和最重要的,是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全面理解和正确处理“一个中心”和“两个基本点”的关系。既然我国社会主义之所以叫做初级阶段,最根本的原因是生产力不发达,因而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社会主要矛盾,那么,就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也是现代化建设最重要的政治保证。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以,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任何时候都决不能动摇。”30年来的实践反复证明了这种“统一”的极端重要性,如果不注重这种“统一”,只强调一个方面而忽视了另外的方面,就会犯这样或者那样的错误。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还需要继续奋斗十几年,基本实现现代化还需要继续奋斗几十年,任重而道远。至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则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我们已经取得的成绩是伟大的,但前头的路更长。在发展和改革取得历史性进展的条件下,在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以来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今天,叫好之声不绝于耳,但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看到前途的漫长和任务的艰巨,居安思危,克服盲目乐观情绪,戒骄戒躁,扎扎实实做好各方面的工作。这也是党的十七大再次强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深刻用意。



人类社会是一种不断发展的历史过程。关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划分,是马克思主义认识社会的基本方法之一。恩格斯说得好:“我们的理论不是教条,而是对包含着一连串互相衔接的阶段的发展过程的阐明。”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成果,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处于基础性的位置。

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发展阶段,在发展进程中必然还要经历若干具体的发展阶段,不同时期会显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特征。这种动态的发展过程,是由量变积累引起部分的质变,在新的基础上再由新的量变积累引起新的部分质变的过程,这也就是社会主义从不发达走向发达、从不成熟走向成熟的过程。不清醒认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就不可能从全局上和总体上把握中国实际,就会看不清大的方向;看不到发展的具体的阶段性变化,就有可能使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全局性和总体性判断流于空泛,大的发展方略也难以贯彻落实。只有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大的发展阶段,又认真分析不同时期具体的阶段性特征,才能正确判断我国社会发展的主流和方向,并据以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和政策。关于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的战略部署,关于用20年时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决策,都是创造性地进行社会发展阶段性划分的典范。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并且采取了一系列相应的方针政策,这些都是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的阶段、适应我国发展的阶段性变化所作出的正确决策。党的十七大报告全面分析了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进一步丰富了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认识,丰富了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认识,从而也就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根据这种正确认识所制定的方略,必将引导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走向新的胜利

7、如何看待世界和平发展态势政治?

和平是相对于战争而言的。它是指没有战争的一种社会状态,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和平可划分为不同的等级,有世界和平、地区和平、国家间和平以及国内和平等,因为和平的威胁来自战争,所以在国际关系中,和平问题是指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战 战争使人类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特别是人类进入20世纪以来,已经经历了两次灾难深重的世界大战,先后有几十个国家卷入战争,几千万人死于战争,4亿万万美元的社会财富毁于战火;但二战后,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出现了核武器这样的大规模毁灭性武器,如果爆发新的世界大战,无疑将给人类造成更加惨重的浩劫,使人类的文明面临毁灭的危险。因此,世界战争与和平问题成为战后各国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同时,和平也是人类世世代代追求不息的理想和目标,而当代和平力量的增长超过了战争力量的增长,和平具有了现实的可能性,世界大战有可能打不起来。可以说,战后世界和平是主流。
世界维持总体和平局面的主要原因。(板书)
饱尝战乱之苦的世界各国人民渴望和平,反对战争。(板书)两次世界大战的灾难和现代化杀伤武器的发展使世界人民强烈要求维护和平,坚决反对战争。同时,第三世界国家面临着发展经济,摆脱贫困的主要任务,这需要一个和平稳定的环境,他们成为反对战争,维护和平的中坚力量。例如(可用小黑板或投影展示),80年代首先从西欧开始掀起了反核运动;1988年11月举行的43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一项决议,宣布1990-2000年为根除殖民主义国际年。这反映了世界人民的要求和平的愿望,钳制了战争势力,维护着世界和平。
核战争的毁灭性后果,使某些核大国不得不考虑自身的安全而不敢贸然发动战争。(板书)想念大家还记得第二次世界大战发生一件大事:美国向日本的广岛、长崎投下了两颗原子弹(请学生讲述这一事件,教师也可以展示有关的相片等资料显示其巨大的破坏性),促使日本军国主义者投降和给这两个地区造成了严重“后遗症”。可见,由于核武器具有毁灭性的威力,核大国如果发生核战争,只会导致双方同归于尽,而不可能有胜利者。科学研究表明,一场核战争会给地球带来“核冬天”,其后果造成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物的灭绝。核战争的不堪设想的后果,使核大国不得不考虑自身的安全和利益而不敢轻易发动世界战争。
国际上各种力量互相制约,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板书)战后,帝国主义被削弱,法西斯主义彻底被打垮,一批社会主义国家诞

8、中国自然资源利用的发展态势

水是人类及一切生物赖以生存的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同时也是工农业生产、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不可替代的极为宝贵的自然资源。从数量上看,地球上的水量是非常丰富的。地球71%的面积被水覆盖,水的总量估计为1.39×1010亿m3,其中海洋水体约占97.41%,冰帽和冰河水体约占1.984%,地下水约占0.592%,湖泊水体约占0.007%,土壤水体约占0.005%,大气中水蒸气约占0.001%,河流水体约占0.0001%,生物体中水约占0.0001%。但这些水体中淡水总量仅为0.036×1010亿m3。除冰川和冰帽外,可利用的淡水总量不到全球总储水量的1%。这部分淡水与人类的关系最为密切,具有极其重要的社会、经济和环境价值。虽然淡水在较长时间内可以保持平衡,但在一定时间、空间范围内,它的数量却是有限的,并不像有些人想象的那样可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从未来的发展趋势看,由于社会对水的需求不断增加,而自然界所能提供的可利用的水资源又有一定限度,突出的供需矛盾使水资源己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种种迹象表明,水的问题即将或已经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20世纪60年代后期和70年代初期,非洲撒哈拉地区发生大干旱,造成了非洲大饥荒;1976~1977年美国大旱及1988年北美大旱,影响波及美国60%的地区,使人们对水资源的问题有了深切的认识。目前,印度、中国耗用水量分别达到最大可利用量和安全极限量的70%;阿拉伯地区22个地处沙漠的国家,水资源利用率已超过85%;埃及和以色列基本上已使用了可以利用的全部水资源量。据联合国预测,水将成为本世纪最有争议的城市问题之一。全世界将有10多亿人得不到清洁的饮用水,17亿人缺乏起码的公共用水卫生设施。水量短缺严重,供需矛盾尖锐将是全球水资源的主要表现之一。1992年初,有156个国家代表参加的“世界水资源与环境大会”提出了警告:“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当今人类面临的最严峻挑战之一。至本世纪末及21世纪初,此种情况更令人忧虑。”2000年3月17日,国际水问题联合会在荷兰召开了“世界水问题论坛”会议,就水的安全性问题进一步向人们提出警告,各国政府提出了明确的行动纲领。

一方面水资源日益短缺,而另一方面水资源浪费现象又特别严重。统计结果表明,从1900年到1975年,世界人口大约翻了一番,年用水量则由约4×1011m3增加到3×1012m3,增长了约6.5倍,其中农业用水约增加了5倍;城市生活用水约增长12倍;工业用水约增加了20倍。特别是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由于城市人口的增长,耗水量大的新兴工业的建立,全世界用水量增长约1倍。农业灌溉一直采用粗放式的漫灌方式,严重浪费水资源。随着社会、经济、技术和城市化的发展,排放到环境中的污染物量日益增多,造成水体污染日益严重。水资源污染造成的“水质型缺水”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加剧了居民生活用水的紧张和不安全性。

1.1 我国水资源概况
我国水资源并不丰富,水资源总量约为28124亿m3,其中河川年平均总径流量约为27115亿m3,排在世界第6位,继巴西69500亿m3、前苏联65400亿m3、美国30560亿m3、加拿大29114亿m3和印尼28113亿m3之后。我国人均占有河川年径流量约2327m3,仅相当于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美国人均占有量的1/6,前苏联人均占有量的1/8。世界人均占有年径流量最高的国家是加拿大,人均占有年径流量高达1493万m3,是我国人均占有年径流量的近64倍。

1.1.1 空间分布特征
1.1.1.1 降水、河流分布的不均性

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的特征主要表现为:降水和河川径流的地区分布不均,水土资源组合很不平衡。北方水资源贫乏,南方水资源较丰富,南北相差悬殊。长江及其以南地区的流域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36.5%,却拥有占全国80.9%的水资源总量;西北内陆地区及额尔齐斯河流域面积占全国的33.5%,拥有的水资源量仅占全国的4.6%。按面积平均,北方的水资源量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据水利部水资源调查评价估算,我国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水资源量,最多的是西藏、四川、云南和广西等省区,年拥有的水资源量均在1800亿m3以上;宁夏、天津、上海、北京、山西、河北和甘肃等省市区,年拥有的水资源量均在280亿m3以下,宁夏最低,年水资源量仅10亿m3。

1.1.1.2 地下水资源分布的不均匀性

作为水资源重要组成部分的地下水资源量的分布受地形及其主要补给来源——降水量的制约。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多山分布的国家,山丘区约占全国面积的69%,平原和盆地约占31%。地形特点是西高东低,定向山脉纵横交织,构成了我国地形的基本骨架。北方分布的大型平原和盆地成为地下水储存的良好场所。东西向排列的昆仑山—秦岭山脉,成为我国南北方的分界线,对地下水资源量的区域分布产生了深刻影响。正是地形上、降水上的分布差异性,使我国不仅在地表水资源上表现为南多北少的局面,而且地下水资源仍具有南方丰富、北方贫乏的空间分布特征。占全国总面积60%的北方地区,地下水天然资源量约260km3/a,约占全国地下水天然资源量的30%,不足南方的1/2。而北方地下水开采资源约140km3/a,占全国地下水开采量的49%。特别是占全国约1/3面积的西北地区,水资源量仅有220kmm3/a,只占全国的8%,地下水天然资源量和开采资源量分别为110km3/a和30km3/a,均占全国地下水天然资源量和开采资源量的13%。而东南及中南地区,面积仅占全国的13%,但水资源量占全国的38%,地下水天然资源量和开采资源量分别为260km3/a和26km3/a,均约占全国地下水天然资源量和开采资源量的30%。南、北地区在地下水资源量上的差异十分明显。

1.1.2 时间分布特征
国水资源受降水影响,其时间分布具有年内、年际变化大,枯水年和丰水年连续发生的特点。许多河流发生过3~8a的连丰、连枯期,如黄河在1922~1932年连续11年枯水,1943~1951年连续9年丰水。我国最大年降水量与最小年降水量之间相差悬殊。南方地区最大年降水量一般是最小年降水量的2~4倍,北方地区则达3~6倍。长江以南地区由南往北雨季为3~6月至4~7月,降水量占全年的50%~60%。长江以北地区雨季为6~9月,降水量占全年的70%~80%。水资源年际变化大,年内分配不均,不仅是我国经常发生季节性缺水,而且是许多河流发生灾难性水环境问题的原因。水资源的上述特点,导致我国国土的大部分地区都出现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问题,并成为制约21世纪中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认识我国水资源特点,有效地加以调控和保护,以促进水资源与人口、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是解决21世纪我国水问题的关键。

1.1.3 水资源与人口和耕地分布不匹配的特征
我国水资源空间上分布的不平衡性与全国的人口和耕地分布上的差异性,构成了水资源与人口和耕地不匹配的基本特征。

1.1.3.1 水资源与人口组合特征

北方地区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2/5强,但水资源占有量不足全国水资源总量的1/5;南方地区人口占全国的3/5,而水资源量为全国的4/5。北方地区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为1127m3,仅为南方地区人均的1/3。在全国人均水量不足1000m3的10个省区中,北方地区占了8个,而且主要集中在华北区;在全国人均水量超过2000m3的13个省区中,南方地区占了10个,而北方地区只有3个;人均水量在1000~2000m3的6个省区中,南、北两方各有3个。在南、北两地区中,北方地区的华北区人口稠密,其人口占全国的26%,但水资源量仅占全国的6%,人均水量仅为556m3,只有西北区的1/5和东北区的1/3强,不足全国人均的1/4,因此该区目前已成为全国缺水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南方地区的西南区人口不足全国的20%,而水资源量却占全国的46%,全区人均水量高达5722m3,是华北区的10倍。

1.1.3.2 水资源与耕地组合特征

北方地区耕地面积占全国耕地面积的3/5,而水资源总量仅占全国的1/5;相反,南方地区耕地面积占全国的2/5,而水资源量却占全国的4/5。南方地区耕地水量28695m3/hm2,而北方地区只有9465m3/hm2,前者是后者的3倍。在全国耕地水量不足1500m3/hmm2的15个省区中,北方地区占了13个;耕地水量超过30000m3/hm3的11个省区中,北方地区仅有1个;耕地水量为15000~30000m3/hm2的有3个省区,北方地区占了1个。综上所述,我国水资源与人口和耕地组合状况很不理想。尤其是北方地区耕地资源和人口稠密,而水资源占有量低,同时,稠密的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大量的污染物,造成有限的水资源质量下降。可见水资源是我国许多地区今后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应全面深入开展水资源优化配置和水资源保护规划的研究工作,确保社会经济对水资源的需求。

1.2 今后我国面临的主要水资源问题
根据我国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总目标和水资源供求发展态势,今后我国主要面临着以下几方面水资源问题。

1.2.1 水资源供求矛盾进一步加剧
由于人口持续增长和经济高速发展,工农业和人民生活用水将持续增加,使目前存在的水资源供求矛盾更趋激化。其主要表现为:
a.供求总量更加不平衡,需水量增长速度超过可供水量的增长速度,供水状况趋于恶化;
b.北方地区和沿海工业发达地区等地域性水资源供求矛盾日趋恶化,将严重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
c.巨大的人口压力对发展耕地灌溉事业提出更加紧迫的要求,而工业城市将是增加用水量的主要部门。用水量骤增,将对农业灌溉用水构成严重的威胁,部门用水矛盾更加尖锐。据预测,到21世纪30年代,在需水量实现零增长之前,全国需水总量将可能达到7000亿m3,比目前需水量要增加2000亿m3左右,平均需增加可供水量近100亿m3/a,这需要投入庞大的资金,要解决一系列复杂的社会环境问题,可见任务之艰巨。

1.2.2 用水浪费与用水效益问题
我国用水效益低下,用水浪费,大大加剧了全国性水的供需矛盾。据统计,目前农业灌溉缺水300亿m3左右,工业、城市缺水约58亿m3。600余座设市城市中有300多座缺水,较严重缺水的有110多座,年损失产值1600亿元,并不同程度地影响城市居民生活。可是,目前各用水部门较普遍存在浪费现象,水资源未能得到有效合理地利用,用水效益不高。农业用水效益低下,渠灌区水的利用率仅0.4~0.5,农民仍然习惯于大水漫灌,新的节水灌溉技术推广进度缓慢。目前全世界灌溉面积中,滴、喷灌面积已占总灌溉面积的1/10,我国至2000年底发展到16389万hm3,约占总灌溉面积的29.8%。近年来,节水灌溉技术推广力度较大,但所占比例仍然较低。不少学者研究指出,我国现在的农业用水如果能积极采取有效节水措施,可望节约用水量近1000亿m3,潜力十分巨大。

工业和城市生活用水仍然浪费严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初期阶段,大量工业生产设备陈旧,生产工艺落后。工业结构中新兴技术产业比重低,加上管理水平低,因此绝大多数地区工业单位产品耗水率高于先进国家数倍甚至十余倍。而水的重复利用率也低得多,全国只有青岛、大连、北京、天津、西安等缺水城市水的重复利用率达到70%以上,大批城市在30%~50%之间,而日本、美国、前苏联等在80年代水的重复利用率均在75%以上。如果我国工业用水效率能达到上述国家的水平,工业用水紧张局面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目前城市生活因各种条件限制,人均日用水量仅达到180L左右,县、镇人均日用水量更低,只有50~60L左右,但还是存在相当程度的浪费现象,尤其是公共用水部分,如宾馆、学校和商业等部门。居民生活也同样存在用水浪费问题。因此城市生活用水也有节约的潜力。随着将来城市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城市生活节水对缓解城市供水矛盾更具有重大意义。

1.2.3 水环境将进一步恶化
出现水资源紧张局面,除当地水资源短缺和供水工程供水能力不能满足需水要求外,水资源受到严重污染而不能继续作为供水水源也是重要原因。据2000年《中国水资源公报》,全国污水排放量达到620亿t,80%的污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入江河湖海。全国90%以上的城市水环境恶化,城市所在地附近的河流或河段已多成为排污沟渠。城市地区的地表水水质已严重恶化,部分城市地区的浅层地下水水质也有恶化的趋势。随着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使水质污染不断向广大农村蔓延。严重的水质污染问题,不仅使水资源无法利用,也使农产品受到污染,严重影响人民健康。在过去地区间存在水源分配的矛盾尚未得到很好解决的情况下,现在又增加了地区间排放污水的矛盾,增加了地区间的社会冲突和社会不安定因素。为了保证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我们必须把水资源保护放在重要地位。

1.2.4 水资源管理面临艰巨任务
与先进国家相比较,我国水资源管理水平落后,水利工程的“重建轻管”现象依然未得到扭转。尽管国家颁布了水法,但因部门间、地区间利益冲突,各种保护主义盛行,又缺乏行之有效的法律实施细则,致使水管理工作进展缓慢。要强化水资源系统管理,克服部门保护主义和分散管理与多头管理的弊端,对地表水、地下水和空中水、给水和排水、供水和需水由一个管理机构实行统一全面管理。通过管理提高用水效益,缓解我国水资源供求矛盾,以确保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奠定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

1.3 水资源保护管理的目的和意义
世界上许多国家正面临水资源危机。20世纪世界人口增加了2倍,而人类的用水增加了5倍,对人类和环境产生了十分巨大的影响。当前,全球1/5的人得不到安全的饮用水,30亿人缺乏卫生设施,致使每年有300~400万人死于由水引起的疾病。我国水资源危机更为严重,人均水资源不足,而且时空分布不均,全年降雨主要集中在7,8,9月,南方水多,北方水少,更加剧了水资源短缺。北方问题更为突出,有河皆干,有水皆污。如果目前的用水方式保持不变,未来生态系统的恶化和生物多样性的破坏将威胁人类的生存,缺水更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制约因素。水资源危机不仅仅表现在数量方面,而且同样表现在质量方面,水资源质量下降是导致水危机的重要原因。因此,开展水资源保护管理的研究,探讨水资源质量管理理论方法和管理体系,解决我国水资源保护管理中的关键技术,是实现水资源永续利用,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该项研究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十分广泛的实际应用价值。

中国的水资源保护问题是随着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社会进步逐步显露并被人们逐步深化认识的。20世纪30年代毛泽东同志提出“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对水利的性质和作用进行了基本定位;新中国成立不久,全国大修水库,当时主要任务是扩大灌溉面积,发展农业,解决粮食问题。以后,经济进一步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洪涝损失代价增大,防洪问题愈加突出,1991年淮河太湖大水、1998年三江大水,举国为之牵动,七大江河、大城市的防洪问题逐步被摆上更加重要的日程。2000年北方大旱,大面积农田受灾,许多城市发生水荒;同时,南方地区水质严重污染,全国水环境质量不断恶化,真正敲响了中国水资源短缺的警钟。此前,自20世纪70年代以后频繁出现的黄河断流令世人关注,90年代以来淮河、海河、辽河、太湖、滇池、巢湖等江河湖库多次发生水污染事故和蓝藻暴发,但当时的认识大部分还只是停留在现象上,没有深入到本质。近年来,一系列水资源问题促使人们从更深层次上开始思考水资源短缺和保护问题,思考水资源保护管理的体系。

我国水资源保护管理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大致以流域水资源保护局成立(20世纪80年代)前后为分界线,在此以前水资源保护隐含于传统的流域管理阶段;此后的阶段转向以水资源保护局为管理核心的现代型的流域管理阶段。

在前一阶段,我国流域管理的目标主要集中于流域水土保持,流域综合资源开发和宏观经济布局研究,流域水资源规划、工程开发与管理等,没有将水资源保护放到重要位置。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相当一段时间,我国是一个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国家,对流域水土保持、水库大坝和堤防等防洪设施建设、盐碱地改良、农业灌溉、水利水电建设等方面的工作特别重视。从1951年开始,治淮工程、治理海河流域工程、黄淮海盐碱地改良等成为流域管理工作的中心;从1980年开始研究小尺度流域管理,在黄河中游的黄土高原地区,长江中上游的嘉陵江、金沙江的毕节地区等重点开展了小流域治理研究和实践工作,进行了治理工程措施研究、小流域生态经济模式研究、小流域治理规划和治理效果的生态经济评价研究等。在大尺度流域管理研究方面,对以七大江河流域为主的全国大中河流流域资源开发、产业布局、流域经济合作等进行了大量研究,出版了大量的研究专著,为我国流域经济布局和综合规划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方法指导。流域水资源管理方面,在这一阶段主要精力集中于水库大坝和大型灌区等水资源开发工程、城市及重点防洪区设施建设,以工程带管理为主,很少以管理指导工程。

流域水资源保护管理方面,由于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我国工业生产相对落后,污染物排放总量与水体环境容量相比,污染物排放总量较少,没有引起水环境质量恶化,水污染问题和水资源保护矛盾并不突出,因此,各流域均未重视水资源保护管理,基本没有专门的流域水资源保护管理机构。但在这一阶段,对于水资源保护管理的理论和技术研究工作还是十分重视的,以河海大学张书农教授、清华大学余常昭教授、长江水利委员会方子云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等老一代专家为代表,对污染物在江河湖库水体中迁移转化规律进行了系列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为第二阶段水资源保护管理工作的开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第二阶段为流域水资源保护综合管理阶段。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大量污染物质进入江河湖库,造成水环境质量迅速下降,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水资源保护日益迫切。为此,我国七大流域相继成立了水资源保护局,水资源保护真正成为我国流域管理的重要内容。

我国现阶段流域水资源保护局隶属于水利部和国家环保总局,行政管理直属于水利部。流域水资源保护局与地方政府的关系有两种类型:一种是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局管理形式,该局直管黄河干流的水资源保护问题,支流由水资源保护局统一规划,地方政府直管。另一种是其它六大流域水资源保护局管理形式,这些局对流域水资源保护进行统一规划,管理采用分级方式,绝大多数江河湖库由地方政府直管,流域水资源保护局仅起审批和协调作用。近年来,随着水环境矛盾的日益突出和水污染事故的频繁发生,国务院对淮河、太湖、黄河、海河等流域编制的水污染防治规划进行了专门审批,要求流域机构和各级地方政府按照规划要求,切实加强水资源保护工作,实现水资源永续利用,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目前,正在进行的“全国水功能区划”和“全国水资源保护规划”工作,进一步强化了流域水资源保护局对水资源保护管理工作的作用。中国在1978-2003年间的GDP年均增长率为9.4%,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有7个在中国。中国目前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据世界银行预测,至2015年,中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将超过美国,名列世界第一。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国家,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以及《京都议定书》(The Kyoto Protocol)的缔约国。中国的环境法、能源法的发展走向已经引进并将继续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那么,如何判断中国环境法、能源法现在及将来的发展趋势呢?笔者试就这一问题谈几点看法。

一、中国环境资源法、能源法已经开始从第一代向第二代过渡

何谓第一代环境法、第二代环境法,学者们尚未达成共识。笔者认为,第一代环境法主要是污染法、资源利用法,环境法的特征主要是污染的事后防范、末端治理,是对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环境后果的消极防范,它是反应性的法律和政策体系。第二代环境法在引入“可持续发展”这个新理念的同时,还引入了全新的、先进的保护理念。它超越了传统的“围栏公园”(parks with fences)模式,取而代之的是“生态系统”(ecosystem)或者“无围栏公园”(beyond parks)模式。第二代环境法还体现《地球宪章》所提出的“所有生命形式都有生存和存在的权利”,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法律精神。
著名的环境法学者Nicholas A.Robinson在其《第二代环境法不断发展所面临的挑战》一文中,一开始就强调环境法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随后分析了第一代环境法发展的五个阶段,即从传统侵权法的规则包括罗马法中的公共信托发展到保护法;再到污染治理法;再到旨在整体保护和强化保护的框架立法或程序,例如环境影响评价规则;再到环境的宪法保护;最后发展到公民基本环境权的确认。
Robinson教授强调在各个层面上提高制定有效的环境法的能力是极为优先解决的问题,与此同时,他还提出了在制定第二代环境法时应当考虑的七个问题。第一,要有基本价值观和伦理准则——“环境伦理是下一代环境法的法理基础”;第二,法律要有关联性,要超越国家、地区甚至国际法律之间的界限,并且在各级政府之间建立联系;第三,环境法要以科学技术为基础,为使法律与科学相结合,下一代环境法应当与科学一起讲授,以实现“地球系统科学”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第四,环境法不是一个单一部门的问题,而是一个网络系统,同一法律工具应当能够被每个领域全面理解和使用;第五,除了目前所关注的功利的价值观以外,还应当尊重不同国家的自然文化传统和对生命的尊重并增进不同社会之间的理解;第六,环境法应当建立消除废物、循环利用废物的制度;最后,Robinson教授提出需要用新的方法来保护我们共同的环境,例如生态系统管理。
中国环境法从2000年以后开始从第一代迈向第二代,其典型标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2年)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2005年)等几部重要法律的颁布。

二、中国环境资源法、能源法的发展趋势

中国环境资源法、能源法现在及未来的发展态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上,从以狭隘的人类利益为中心转向寻求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这是中国第二代环境资源法、能源法新的伦理学基础;在环境法的立法目的上,从经济增长优先转向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中国能源法也呈现出进一步限制不可更新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激励可更新能源资源的投资、生产。经营和消费的趋向。
(一)环境伦理的转变:从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转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000年以前的中国环境资源法、能源法是建立在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的伦理学基础之上的,其立法理念、宗旨均体现出功用主义的自然观,在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上,强调人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尽管法律也规定应对自然资源加以保护以及节约利用,但是,保护自然资源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利用自然资源,其立法重心和精髓在于注重自然资源对人的功用性、实用性,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人是主体和目的,具有权利和内在价值,自然是客体和工具,无生存或存在的权利和内在价值。在污染防治法方面,反映出被动治理、事后补救的特点。其后果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出现对立、冲突、不和谐,人类本身的生存也面临着严重威胁。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是当代生态危机的思想根源,其环境伦理观显明为将非人类生命形式排斥在伦理学的范围之外,其法律观显明为将非人类生命形式视为物、客体、财产,拒绝承认其具有生存和存在的权利,而这种权利在本质上也是不可让与的、天赋的。
新的和谐自然观则是以追求人与自然相和谐为目标,这本身就包涵着对自然、非人类的生命存在形式的尊重,其法律观应当显现为对其他物种的内在价值、生存和继续存在的权利的认可。在方法论上弃绝了主体、客体二分法的分析实证主义分类方法,相反,它采用了生态系统和整体主义的方法,并认为,人类在本质上是作为一个物种而存在的。在生态伦理观上显明为将其他生命形式纳入环境伦理学的领域。在法律观上的具体体现为,自然资源法上对野生生物的保护从重开发利用转变为对生态系统、物种及其生存环境的保护,从强调野生生物对人类的功用性转变为注重物种、其他生命形式的生存、继续生存权利的尊重。这理应成为我国野生生物保护法发展的一个新动向,不过,1989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并未反应出这一发展趋势,希望该法修改时能够顺应这一潮流。

9、进入21世纪,什么是当今和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局势发展的基本态势

一、(原句)十七大报告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形势发展的基本态势:
1、总体和平、局部战争
2、总体缓和、局部紧张
3、总体稳定、局部动荡
解析:当前,国际局势正在发生复杂、深刻的变化。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将是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局势的基本态势,也是对和平与发展的具体描述。
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维护和平,促进发展,事关各国人民的利益,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二、当前国际形势的态势:
1、“一个主题”: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的主题;
2、“两大公害”:霸权主义和恐怖主义;
3、“三种态势”:总体缓和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而局部动荡、总体和平而局部冲突;
4、“四股潮流”: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发展模式多样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
5、具体呈现出下五大特点:
国际力量对比出现新的不平衡;科技发展已成为国际竞争的决定性力量;局部地区动荡局势短期内难以扭转;局部地区动荡局势短期内难以扭转;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继续显现。

10、我国安全和发展面临的四个态势

第一个发展态势是,国际体系进入加速演变和深度调整时期。
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五年来,对世界经济格局以及政治、安全形势产生了深刻影响。美国、欧盟等陷入重重危机、捉襟见肘,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大国群体性崛起对西方在国际格局中的地位产生重大冲击,西亚北非局势动荡引发苏东剧变以来最大范围的地缘政治变局,非国家行为体大量涌现并日益成为国际舞台上的重要力量。
这个大变局,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在这个大变局下,各种国际力量加快分化组合,大国关系进入全方位角力新阶段,围绕权力和利益再分配的斗争十分激烈,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新干涉主义有所上升,局部动荡频繁发生,世界依然面临着现实和潜在的战争威胁。
随着我国国家利益快速向海外扩展和延伸,我国安全和发展向外部世界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国际和地区局势动荡、恐怖主义、海盗活动、重大自然灾害等都可能对我国安全构成威胁,国际市场、海外能源资源和战略通道安全以及海外机构、人员和资产安全等海外利益安全问题凸显。
世界急剧变化增大了我国安全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我国安全和发展的国际环境更加复杂。

第二个发展态势是,我国周边特别是海上方向安全面临的现实威胁呈上升趋势。
一段时间以来,我国周边很不平静。亚太地区正成为国际战略竞争和博弈的一个焦点。
某些大国为强化对亚太地区的战略控制,高调宣示重返亚太地区,推行亚太"再平衡"战略,插手介入地区热点问题,加大力度对我国进行战略遏制和围堵。这对亚太地缘战略格局和我国周边安全环境产生了深刻影响,增大了我国巩固周边战略依托的难度。

朝鲜半岛和东北亚地区局势充满变数。中亚地区恐怖主义、分裂主义、极端主义活动猖獗,给我国西北边境地区安全稳定带来不利影响。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我国海上安全环境更趋复杂,对我国安全战略全局的影响更加突出。一些亚洲国家纷纷制定和实施具有扩张性的海洋战略,不断在钓鱼岛、南海等岛屿归属和海域划界问题上挑起事端。
我们果断采取一系列反制措施,既坚决捍卫我国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又有力维护外交大局总体稳定。这些国家还会不停采取挑衅行动,攫夺我国国家利益.围绕海上争端的斗争将是长期的。在国家主权和领主完整遇到重大挑战时,我们没有退路,必须针锋相对,寸土必争。
 
第三个发展态势是,世界新军事革命加速发展。
发韧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世界新军事革命仍在加速推进,军事电子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太空和网络攻防技术成为军事竞争新的制高点,纳米技术、临近空间技术、高超声速技术不断取得突破,新概念武器向实战化方向发展,武器装备远程精确化、智能化、隐身化、无人化趋势更加明显,战争形态正加速向信息化战争演变。
世界主要国家都在加紧推进军事转型,美军在总结反思近几场局部战争经验刻训基础上推动"二次转型",俄罗斯围绕建设"职业化、常备化、精干化"军队深入推进"新面貌"军-改革,英国、法国、德国、印度、日本等国也不断采取新的重大军事举措。
军事技术和战争形态的革命性变化,对国际政治军事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这场世界新军事革命给我军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同时也提出了严峻挑战。
机遇稍纵即逝,抓住了就能乘势而上,抓不住就可能错过整整一个时代。我们必须加快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缩小同世界强国在军事实力上的差距,努力掌握军事竞争战略主动权。

第四个发展态势是,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的任务更加艰巨。
我们在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等方面都与西方国家完全不同,这就决定了我们同西方国家的斗争和较量是不可调和的,因而必然是长期的、复杂的、有时甚至是十分尖锐的。西方国家不论从国际战略格局上,还是从意识形态上,都决不希望看到我们这样一个社会主义大国顺利实现和平发展。
我们越是发展壮大,他们就会越焦虑,就越要加大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战略的力度,他们的目的就是要搞垮我们党的领导、颠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
当然,我们要同西方国家发展国家关系,加强经济技术交流合作,以利于为我国发展争取最好的条件。
同时,对他们骨子里的政治图谋,我们必须高度警觉,保持战略清醒和战略定力,决不能天真,决不抱任何幻想。反分裂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当前两岸关系继续向缓和方向发展,但影响台海局势隐定的根源并未消除,"台独"分裂势力人还在、心不死,分裂祖国的危险始终存在,必须严阵以待。
达赖集团加紧在国际国内进行分裂活动,近期更是策划藏区一系列白焚事件,企图制造声势向我们施压。"东突"民族分裂势力暴力化倾向进一步加剧,变本加厉在新疆策划和制造暴力恐怖事件。